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7月3
星期二 第1145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大理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闭合进入运行调试阶段 保护洱海 永远在路上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次主任会议 中国队提前抵达大理训练备战2018·第五届亚洲龙舟锦标赛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保护洱海 永远在路上

2018 年 07 月 03 日 星期二 阅读:42

洱海保护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经过昼夜不舍的百日攻坚大会战和30天的冲刺,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闭合,进入了运行调试阶段,这对洱海的保护治理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洱海保护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决不能松劲,决不能懈怠!

洱海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的构建,将最大限度减少入湖生活污染负荷,但洱海保护治理必须“减排”和“增容”双管齐下。“不让一滴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洱海”是“减排”,是治标;恢复被侵占的湖滨带,建设生态湿地,是“增容”,是固本培元。在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运行调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工作,加强流域空间管控,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布局,构建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场洱海保卫战,不管有多么艰难,不论有多少险阻,我们都不能犹豫,不能退缩,必须勇往直前,一战到底。

路漫漫其修远兮。保护洱海,不是一时之事,需要长期坚持。我们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负时代,不辱使命,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投身到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定要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思想,抓紧实施洱海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洱海保护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毅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松劲,不停步,一刻不停歇地把洱海保护治理向纵深推进。

保护洱海,我们永远在路上!

(转载自7月2日《大理日报》)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