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6月15
星期五 第1134期

安全警钟长鸣 生命之树常青

——大理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安全生产发展

□ 本版撰文/作者 黄贵文 郭鹏昌 文/图 编辑:大理时讯编辑 2018 年 06 月 15 日 星期五 阅读:20

有这样一场灾难:一座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的古镇,一夜之间被泥石流夷为平地。生命,浩瀚星空中最智慧和最宝贵的精灵,在灾难面前却是如此脆弱,消逝时就像一缕渐行渐远的烟。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文明时代及现在的后工业时代,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场所,都可以寻到因漠视安全生产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死神掠过的痕迹。

2018年,大理市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抓手,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法治体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社会共治,加强安全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实现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进一步下降,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大理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指示,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依法理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专业监管的关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推动制定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2018年初,大理市在完成2017年安全生产责任状考核工作的同时,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要求和部署安排,及时对全市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明确了201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市委书记高志宏与市委常委、各分管副市长签订“党政同责”安全生产责任状;市政府分别与“两区一委”、11乡镇、市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部门签订2018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对全市8家先进单位和20户安全生产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全市各乡镇与22个居委会、111个村委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73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与43家建设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底、纵向到边。

同时,大理市还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加大安全生产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等考核中的权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建立安全生产约谈、警示教育制度,组织开展市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建立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

过去一年,大理市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2018年2月,由市政府下发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全市在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基础上,采取联合执法、委托执法等方式对全区企业开展执法监察,重点加强对辖区各类直管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日常执法和检查工作。根据执法工作计划,每个单位除安全检查外,对发现隐患和问题的须制作并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履行“五整改一监督”程序,并进行复查;对立案处罚的案件,要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对改正情况再次进行复查;每次检查必须2人以上参加;对执法检查条件保障情况等工作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平均对每个单位执法检查需4个工作日以上,全年本机关1807个监督检查工作日可检查450家,实际安排监督检查139家,其中确定性监督检查129家,占计划的60%;随机监督抽查52家,占40%。全年案件结案率不少于85%,挂牌整治完成率不少于90%。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

过去一年,大理市将一体化监管执法情况纳入政府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考评内容,进一步明确、细化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的职业卫生监管任务,不断提高职业卫生事项的考评分值,督促指导乡镇开展一体化监管执法工作。

按照“三个必须”和“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已全面落实。一是开展职业病危害企业执法检查工作,全市职业病危害企业共计296家,其中危害一般企业75家、较重企业172家、严重企业49家,涉及劳动者总人数13195人,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高温、粉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等40余种;二是深化非煤矿山28家、水泥制造3家、石材32家、木质加工17家企业的粉尘危害治理,重点推进水泥生产企业包装和装车两个环节的技术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生产,推进石材加工企业提升机械化水平,淘汰非法作业;三是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行业职业危害监管,全市共有危化用人单位企业85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2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2家、危货运输企业4户、危货运输车280辆、民爆物品经营企业1户。全市重大危险源有储量100万枚的雷管库1座、储量50吨炸药库1座、储量为11万立方米的油库2座、12吨液氨储罐1个、加油站63座,涉及劳动者总人数1200多人,重点对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并开展了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以及企业职业危害检测工作。

加强农业农村安全监管

研究制定大理市加强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工作的办法措施,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安全监管力量向农村延伸,推进落实乡镇、行政村、企业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建设活动安全监管,强化农村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综合整治。深化“平安渔业”“平安农机”活动,加快建立渔业、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煤改气工程等安全监管,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加大农村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提高农村道路建设安全标准等级,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危房加固改造,加强农村基本消防设施配备。加强农业生产安全技术指导和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全市推进安全监管力量向农村延伸,推进落实乡镇、行政村两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其中,凤仪镇在14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以镇、村、企业为主要单元,建立了凤仪镇三级网格化管理网络。一是负责各村、企业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二是各村、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本级网络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三是各村、企业编制《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方案》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责任图》,划分每个责任区的位置、安全责任人、监管区域;四是确定每个责任区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加强安全检查,监督指导隐患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五是各行政村、企业负责人严格按照要求,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安全投入,及时消除隐患。目前,全镇三级化管理网络人员和资金、隐患排查、督办整改的安全网格化管理网络已全面建成。

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安全生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次的麻痹大意和违章违纪,足以让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安全前功尽弃,付诸东流;更能让好人一生平安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

大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大力淘汰不安全的落后产能。严格安全生产准入,以洱海保护治理为契机,运用法治、行政、市场等手段,关闭取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非煤矿山、水泥厂等企业。

今年1月,根据市政府关于“1+7”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体方案明确的整治内容和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好各阶段的督查检查工作,督促抓好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对督查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隐患,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四个一律”措施。

在“1+7”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中,市安委办和市级相关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和重点时段、重点时节工作特点,适时组织联合督查检查,对非煤矿山行业开展违法开采、越界开采等专项整治,对23个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注销。

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油气罐区和危化仓库大检查以及危化运输、油气管道、液氨使用、甲醇燃料等专项整治,全面开展粉尘防爆、涉氨制冷、食品和造纸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在道路交通领域,开展了对超速和客车超员违法行为、无牌无证车辆及非法营运、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今年1至5月,共检查各类车辆13000多辆次,纠正违章行为8500辆次,处理非法经营车辆61辆次。开展危险货物运输和道路旅客运输专项清查行动5次,检查生产经营建设单位129家,整改隐患148处。在校车安全领域,切实加强对全市50辆校车的安全管理,查验涉校车辆50辆。在消防领域,深入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义乌兴盛商业城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和人员密集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火灾隐患排查以及易燃易爆场所专项检查,检查单位345家,排查并整改火灾隐患326处。在建筑施工和燃气领域,加强在建工程的建设安全监管,开展建筑施工违法转包、分包和燃气专项整治。在特种设备、旅游、农机、电力、水利等行业领域和园区,切实加强监管,有效治理安全隐患,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今天的隐患就是明天的事故,一起起血淋淋的事故、一个个惨痛的教训无一不在警示我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刻不容缓!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大理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从事后查处转变到事前预防上,切实解决一些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难题,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