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双双突破50亿元大关,分别完成53.06亿元和53.79亿元,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
着力加强财源建设。坚持协调发展思路,明确工作举措,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布局发展和项目落地,壮大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支持工业发展,拓宽工业发展领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载体,大力培养和支持发展工业实体经济,促进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旅游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的机遇,支持建设一批国际高端品牌酒店,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常态化公开全市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细化,工作更加规范。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常态监控预算单位提现、转款行为,切实防范支付风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不断强化预算约束。更加注重四本预算间的统筹,增强一般公共预算的保障能力,全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压缩“三公” 经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监督,始终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围绕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对民生资金、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严格按程序管理债务,强化风险控制,加强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限额管理,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强化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意识,严格依照《预算法》进行预算收支管理,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认真落实人大会议对预算的决议和审查意见。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健全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财政制度。认真落实“三保”责任,严格按照保障顺序安排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力硬化预算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常态化开展财政监督检查。 左兴亮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