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匠心大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巡礼系列宣传片媒体座谈会举行。
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彭斌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匠心大理》系列宣传片由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大理州委宣传部出品,云南谷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首次对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完整展示、全面聚焦。系列宣传片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进一步推动大理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
据了解,《匠心大理》系列宣传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喜乐天地》《苍洱音韵》《味道大理》《性情歌舞》《灵性风采》5个视频组成,每个视频10分钟,讲述了关于大理州国家级非遗项目的16个小故事。第二部分是一个20分钟的长篇,比较详细地记录梳理了在大理州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
会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最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论断,并明确作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推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保护工作新机制,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传承人以及传习馆、传习所等项目传习基地进行专项补助;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州、县、乡(镇)、行政村相应的非遗保护机构,建立完善的保护机构体系,同时结合大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逐步建立一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非遗博物馆、综合展示中心、展示室、传习点;要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管理制度、特殊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进一步整合文化、教育等多方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全州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新的传承群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传承方式。
会议要求,各县市委宣传部、州级各相关部门要以此次宣传片的发布为契机,营造有利于非遗传承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利用“文化遗产日”、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即将开始的三月街民族节等重大节日,多层次、全方位展示好宣传片,让群众感受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树立起主动保护本地文化的文化自觉,增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将这些美好的事物传递给国内外更多的人,为民族文化强州建设添彩。
座谈会上,全体参会人员一同观看了部分宣传片。
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州文体局等州级相关单位负责人,十二县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宣传片相关策划编辑人员和制作单位,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大理日报等省州市多家媒体参加座谈会。
杨振飞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