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3月27
星期二 第1081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母亲的木棉花 春  不  老 2018年“中国移动5G杯”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环洱海自行车赛公告 停电的厨房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春  不  老

□ 作者 ○田秀娟 2018 年 03 月 27 日 星期二 阅读:36

雪里蕻,竟然还有个名字,叫春不老。

我翻书偶然得知,先是惊,后是喜,最后开始浮想联翩。“春不老”,多么好听的名字呀!像极一个妩媚的女子,有着极细的腰肢,花朵般的面容,弱风扶柳般,行走在青衣柳巷,烟雨江南,有暗香盈袖,美不胜收。

然而,它只是一种蔬菜,普普通通。秋后,玉米被挂上了树,像一串串红灯笼;萝卜拱开地缝,探出了头;白菜被扎上了裙带,束上了小蛮腰;院子里的花们,被霜打得憔悴不堪,垂下了高贵的头。春不老才开始播种。地里浇过水,半干之后,松土,趟平,撒种,盖上一层薄土。没过几天,春不老就出土了,嫩绿的小苗,弱不禁风。

此时,树上的叶子黄了,落了,风像小蛇一样无孔不入。先是萝卜拔了,后是白菜起了,空落落的地里,只剩下春不老了。它不急不躁地生长着,由嫩绿到翠绿,没过多久,就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风吹过来,它们摆动着婀娜的腰肢,宛如一群身着绿裙的仙子,手挽手欢快地舞蹈。这难得的一抹绿色与沉寂的田野、萧瑟的万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假如,它生在草木怀春、莺歌燕舞的春天,或者繁花似锦、蝶飞蜂舞的夏天,抑或生在硕果累累、金桂飘香的秋天,那么,它只能是一种普通的甚至不起眼的绿色蔬菜。可它,偏偏要剑走偏锋,生长在万物凋零的冬天。

看看迎风绽放的腊梅,傲立雪中的青松,诗人吟叹,画家描绘,众人传颂,风光无限。而作为“草根一族”的春不老,从没有享受过被吟成诗绘成画的待遇,更没有享受过被万人瞩目的繁华时光。它就那么静静地长在风中,雨中,雪中。碧绿的根茎,碧绿的叶子,在尘土里安详,在寒风下生长,没有悲欢的姿势。

《广群芳谱·蔬谱五》说,“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不仅如此,它还有醒脑提神、解毒消肿、开胃消食等多种功效。

春不老经常被拿来腌制。清水洗过,太阳晒过,用粗盐揉搓过,置于坛中,方石压住,盖好盖子。将坛子放在墙根下,角落里,风吹日晒,雨雪霏霏,都不用管。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那么鲜嫩的一棵菜,经过时间的洗礼,石头的挤压,粗盐的淹渍,会怎样呢?我真怕它会像那些经了霜的花朵,变得憔悴不堪,惨不忍睹。

半个冬天过去,打开坛子,春不老,在雪白的粗盐映衬下,颜色碧绿,晶莹剔透。捞起一棵,宛若一娇俏女子,盈盈一笑,满室生辉;吐纳之间,清气如兰。比之前更多了几分别样的风情。嚼一口,那脆,那爽,在唇齿之间流连。

想必春不老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它把曾经的风霜雨雪,曾经的挫折磨难,统统吞咽进去。任时光流走,岁月更迭,吞进去的风霜雨雪、挫折磨难全部转化成了丰富的营养、甘甜的汁液,储存在饱满的茎叶里。

一棵菜,用生命中的韧性与坚强,诠释了“春不老”的名字。植物如此,人生亦如此。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在寒刀霜剑的背后,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你能忍得住寂寞,受得起打击,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就能收获不老的春天。

用心写就的春天,永远不会老去。不信,你去问问那棵叫春不老的蔬菜。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