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8年1月25
星期四 第1042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海东镇强化党建助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市民休闲娱乐又添新去处 图片新闻 古城派出所开展联合检查 打好寒假网吧安全“预防针” 恭读先哲元阳先生(上)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恭读先哲元阳先生(上)

□ 作者 张焰铎 2018 年 01 月 25 日 星期四 阅读:49

“唐初,有僧拟募铜铸像。是夜,天雨铜,像成铜尽,无欠无余。”这是明代文学大家、名相张居正之师、大理人李元阳,在明嘉靖39年,公元1560年,在其文《崇圣寺重器可宝者记》中,对雨铜观音铸像的记述。记写唐代一高僧,准备像云游化缘一样满世界募铜,以铸苍山洱海瞩盼已久、崇圣伽蓝正缺的观音菩萨像。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当夜,如久旱降甘霖,漫天如降雨一般雨铜。而天地所雨之铜,恰够铸像,不多亦不少。故所铸观音菩萨铜像,名“雨铜观音”。

一尊铜像,便将天、地、神、人,融为一体。人的懿德嘉行,神的可亲可近,天地的大慈大悲,纳入一个故事,幻成一个梦,站成一尊可视可触可拜的铜像。雨铜观音铜像,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李元阳撰文著述时,这尊铜像,这个故事,这个梦,已在南疆大理,在苍山洱海间,站立了661年。

孰料过了四百年,到1960年代,雨铜观音竟被砸碎,与破铜烂铁一道,掷入熔炉。史界耆宿张旭,在一废品收购站,在一堆破铜烂铁中,认出了雨铜观音仅余的残损的脚掌。老人蹲下,抚掌落泪,心痛得几乎站不起来。其时,任何人,纵有回天之力,也无法将雨铜观音保住,都只能眼巴巴望着雨铜观音,绝尘而去,泯失人寰。

物极必反。事事有准则,冥冥有定数。只要苍山不倒,洱海不枯,曾经在苍山洱海之间站立了一千多年的这尊铜像,这个故事,这个梦,似乎就有可能复活、重现、再生。公元1999年,恰是雨铜观音面世整整一千一百年的年份。其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21年,向全世界郑重宣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然隆隆启动。天时地利人和,面面俱全。这名副其实的千载良机,说什么也不应该由我辈错失。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梦兮,归来!大梦兮,归来!美梦兮,归来!

经各方努力,1998年11月,我受命于中共大理市委和大理市人民政府,将雨铜观音的一公尺泥模送往南京铸像,并决定雨铜观音大殿和雨铜观音像1999年一并落成。圆梦佳期,已至眉睫。大梦成真,美梦成实,只待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赴南京途中,乘飞机乘车上上下下,坐在机内车内,我皆平端两臂,将泥像护在胸前,再两掌交叠于下端,稳稳托住。不论飞机车辆,一有颠簸,更用心保护。到了驻地,即将专门备下的礼佛红布,铺呈桌面,双手托像,供立其上,丝毫不敢造次。

铜像的最终完成交托叶公毓山。叶毓山,著名雕塑大师,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坐像的主要雕塑家。了解完雨铜观音的来龙去脉,叶公不解,问:如此圣物,大理文献名邦,为何毁掉?“文革”砸碎!我答。还讲了张旭老先生抚掌落泪和几乎不能站起的事。叶公听毕,久久不语,紧抿双唇,面色凝重,蹙眉远望,目光不肯轻易收回,一双慧目,不觉不已,深静如潭。我感觉一股张力正在形成气场,感觉叶公会像塑毛主席坐像一样,拼出全部心力塑雨铜观音。后又特聘文化学者、美术家杨老晓东予以辅佐,助其龙生风、虎添翼。

叶公百忙中专程从成都赶来南京。用不少时日,对雨铜观音的原件照片,和我送去的一米泥模,反复比对,潜心研究,重新构思设想,无数次摹拟描画。用他的话说,原有的“精”、“气”、“神”,不遗分毫;观音的“善”和“美”,需淋漓尽致。不仅全神倾听杨老的见解,对我等的直观直觉,也显得虚怀若谷。塑像稿确定,铜像铸造需按1:1的比例堆塑泥模。铜像十多米,泥模也要十多米。高如一座楼房,需搭脚手架。当年叶公64岁,杨老75岁。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二老攀上爬下,不辞辛劳,不惧险危。遑论总体造型和关键部位,即使一枚佩饰一丝细纹,两人的四川话也要真刀真枪交锋一阵。为大理一千一百年的大梦美梦,两位艺术家,两位川籍老人,殚精竭虑,丢开一切,全力以赴,不计薪酬。我在脚手架下仰望二公,只有不时忘情击掌,表达激赏和谢忱。每每想到当年付二公薪酬之低廉,至今还心存愧疚。南京晨光造像厂,领导,工程师,技术员,工人,自领受工作即日起,对观音铜像的恭谨,超过我;对铜像铸造和安装的敬业,如叶、杨二公。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