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是城市必备的基础设施,与市民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其数量、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宜居程度,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市通过实施“建、改、开”等系列措施,加大公厕改造提升建设力度。
近几年我市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提升,但市民群众反映的厕所数量少、标准低、功能差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为彻底改变城乡公厕形象、满足市民如厕需求,市城管部门按照“原址不变、面积不变、能改尽改、节约资金、方便实用、分类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将城乡有条件改造的旱厕统一改造为通水、通电的水冲式厕所,彻底改变“捂着鼻子来方便”的现状。
我市历来重视公厕建设管理工作,每年投入160余万元用于公厕日常管护,保障公厕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同时,定期对公厕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求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严守作息时间、保洁质量标准等。
“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9876.95万元对洱海流域各乡镇311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我市2016年度完成新改建30座,2017年计划新建34座,已建成26座;改建100座,已完成22座。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公厕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大理市公共厕所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项目通过评审。 蒋华先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