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春风,抢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下关镇中小学校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所所学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悄然发生巨变,已是旧貌换新颜。在这里,无论是身处农村,还是在繁华的下关城区,人们惊喜地发现,建盖得最好的是中小学校,环境最优美的还是学校。
洱滨完小,这所始建于民国时期、下关镇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学,一直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喜结累累硕果。校长段奇说:“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洱滨完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2年被列为校安工程、全面“改薄”项目学校,随着项目的推进,校园布局合理,面貌焕然一新。学校专用教室齐全,办学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校园枝繁叶茂、榕树青青、绿草成茵、花团锦簇,是孩子们温馨的家,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近年来,下关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入实施“文教兴镇”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全镇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3所,在校学生3288人,教职工242人。教学覆盖人口5万多人,服务半径约35公里。
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关镇切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均衡配置师资资源,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十项指标及二十项底线要求,通过实施全镇“改薄”项目、云南省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补助资金项目、均衡发展项目,在2017年内按照国家一类配备标准,完成全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及生活设施的配置,对部分学校校舍进行改扩建,对10所完小运动场进行提升改造,对全镇学校校园文化、绿化进行精心打造,形成“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特色。
下关镇中心校校长芮建英介绍说:“为加快推进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结合下关镇实际,下关镇中心校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下关镇义教均衡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使下关镇所有学校焕然一新。”
位于哀牢山脚下的下关镇吊草完小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小学。建校6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吊草完小逐年建盖和完善了教学楼、教师宿舍、综合楼、厕所、浴室、篮球场等,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在今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吊草完小一年一度举办的冬季运动会如期而至,师生们在宽敞、漂亮的校园里开展全民健身,参与阳光体育,充分享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喜悦和成果。
“吊草完小自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提升,各功能室、校园文化、绿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吊草完小校长黄慧英说。
根据国家、省、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要求,下关镇坚持“保基本、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全面“改薄”计划,确保全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达到基本均衡发展的指标,教室、课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和食堂、宿舍、床位、厕所、浴室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提出到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验收。到2020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做到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实现标准化,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力争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全镇教育和谐发展。
在下关镇福星村,一直有尊师重教、崇尚文明的光荣传统。为支持福星完小的建设和发展,在下关镇和村委会的大力协调帮助下,广大村民顾全大局,福星完小校园改扩建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对学校南边寺庙进行整体搬迁,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福星村委会副主任苏现华介绍说:“我们这所学校原来由于本主庙在里面,影响学校的建设发展,经过村委会研究后,将本主庙搬到山上,把地全部腾让给学校。我们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福星完小的建设,将福星完小的建设工作推向更深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随着大量外地务工人员的涌入,福星完小成为外籍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首选学校。由于场地狭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学校的发展已不能满足附近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随着寺庙的搬迁,校园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拓宽了学校运动场地,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学功能教室和各种设施。如今,福星完小拥有了各种功能室,运动场更宽敞了,校园也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14年对学校进行了整体拆除重建,拥有了高端大气的教学楼 ,现在我们有14个教学班,每个班都有了多媒体设备。学校由于缺乏功能室,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得到了福星村‘两委’的大力支持,搬迁了本主庙,现在学校已经达到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十项基本指标已经达到,二十项底线已经完全达到,让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享受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能够健康的成长、愉快的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对教育发展的各项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福星完小校长李黎说。
下关镇中学原名为七里桥乡第二中学, 2006年1月,由于七里桥镇撤并,七里桥二中划并下关镇管辖,校名随之更改为“大理市下关镇初级中学”。作为下关镇唯一一所初级中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深入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彰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长赵冰松说:“在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中,下关镇中学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投入资金达53万余元,学校的音乐教室 、美术教室、图书室,包括理化生实验室都建设完成,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以来,学校的校容校貌得到了极大改观。有这么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们广大师生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更有信心。我们希望乘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再上一个台阶,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回报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下关镇紧紧围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目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改革步伐,认真落实规范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改薄”项目和补齐短板项目,全面改善校园设施,改扩建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学校,全镇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芮建英说:“下关镇的教育事业将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要求,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全力以赴,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消除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均衡、优质义务教育的迫切需求,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帮助下,下关镇的教育事业将迎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朝着公平、均衡、优质,让人民满意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