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7年12月4
星期一 第1005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敬畏之上 商铺招租公告 水样乡愁润心田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水样乡愁润心田

——读李智红纪实散文集《乡愁大理》

2017 年 12 月 04 日 星期一 阅读:563

大理州文联副调研员、秘书长李智红先生的纪实散文集《乡愁大理》入选“云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文艺创作文学图书”项目,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指尖上的乡愁”“舌尖上的乡愁”“足尖上的乡愁”“心尖上的乡愁”四个角度,以纪实性和抒情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对大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深刻内蕴进行解读和诠释。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洱海边考察时,与当地白族村民围坐在一起聊乡愁。他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他还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频繁提到的字眼。此前的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李智红先生长期在宣传文化系统供职,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在反复学习和深刻领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之后,李智红先生以一名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随时听命于时代呼唤的高度自觉,写成了20多万字的纪实散文集《乡愁大理》。这是一种创作激情的爆发,也是受命于时代的感召。在李智红先生的笔下,大理的手艺、大理的美食、大理的山水、大理的情怀,无不彰显一种独特而厚重、温婉而柔美的乡愁魅力。

李智红先生是爱故乡的。在他的纪实散文集《乡愁大理》里,就多次提及故乡永平的风物和人情世故。《吃茶》《烧酒飘香》《一棵姓白的木瓜》《在大理吃山茅野菜》《千里寻一味》《花街粽子》《一棵通神的古树》《回望祖土》《穷家难舍》,描写的是他熟知的故乡事物。古朴的烹茶技艺,有血性有德行有气质的故乡烧酒,让人直咽口水的白木瓜,餐桌上的山茅野菜,上得了台面的黄焖鸡,清香扑鼻的端午粽子,上了年岁的老黄连树,世代繁衍生息的泱泱祖土,母亲深深依恋的老屋,李智红先生笔下的这些永平乡村生存生活图景,总会钩起“借土养命”的游子对故乡的热爱和深深眷恋。

李智红先生是爱他乡的。他乡即故乡,数年前到州府下关“借土养命”以来,李智红先生更是深入大理州12县市采访采风,用脚丈量白州的山山水水,用笔书写山水田园、乡情乡音、地方风物。苍山洱海,古城古镇古村,白族甲马、刺绣,鹤庆银器,剑川木雕、陶器,大理、巍山扎染,等等,在李智红先生的纪实散文集《乡愁大理》里都有展示和展现。

李智红先生是热爱生活的。鹤庆银器的制作,最一般的制作也要经过选材、熔解、开片、下料、拉丝、制模、成型、画样、錾花、焊接、打磨、组装、清洗、抛光14道步骤;剑川木雕的匠艺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一件作品之中,既有呼之欲出的艺术美感,同时包含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浓郁的乡愁意蕴;那些久远的故事,在一匹匹素朴的老棉布上慢慢鲜活,从细细密密的针脚之间悄悄鲜亮,逸散着淡淡的清香;那些携带着山野气息、泥土气韵的野菜,寄托着我们关于故乡、关于大山、关于田园牧歌、关于丛林阡陌的乡愁情结……如若不热爱生活,对事物没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样的灵动灵性的文字,是很难流出笔端的。这也是李智红先生对故乡大理的挚爱,对故乡大理的真情流露。

李智红先生已进天命之年,客居他乡三十余载,思乡与怀旧常伴其左右,化为或浓或淡的水样乡愁,常常让他魂牵梦绕。我钦佩李智红先生拥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他长期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但决不是追名逐利,而是把写作当作一种享受。这种享受,是基于对故乡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憧憬……

“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一曲《乡愁》在2015年的新春唤起游子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惦念。于是,在那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人们再提“乡愁”。当年,乡愁是余光中诗歌的一叹三叠;而今,乡愁成为离家在外努力生存、追寻梦想的人心头最柔软的情思。李智红先生也在《乡愁大理》之《乡愁的分量》中写道:“每当重新回到故乡的怀抱,重新回到‘出发的地方’,我便获得了精神的依靠获得了生命最坚固的根基。我便不再孤独不再漂泊,我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自信。我终于掂量出了乡愁真正的,金子般沉重的分量……”读《乡愁大理》,我也读出了乡愁的分量。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