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要求,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重点抓好典型示范、集中整治、基础完善、资金投入、健全机制、工作创新、宣传发动和巡查督查等各项重点工作,“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近日,记者在挖色镇看到,通过扎实开展“三清洁”活动,集镇村落环境卫生变得干净整洁。挖色镇党委书记赵丽琦告诉记者,挖色镇制定了“三清洁”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及保洁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和“门前四包”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全覆盖处理。
挖色镇“三清洁”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我市“三清洁”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三清洁”活动,齐心协力改善了全市城乡人居环境。
市“三清洁”领导组办公室主任杨月高介绍,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题的“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是洱海保护治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三清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清洁家园”工作实现常态化。“三清洁”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不断加强,各级挂钩单位和乡镇村组每月平均开展一次整治活动。“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五级垃圾处理模式不断完善,城乡垃圾清运处理量不断提高,2014年至2016年日均垃圾清运处理量分别达到548吨、675吨、745吨,今年已经超过800吨,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二是“清洁水源”工程实现项目化。我市以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为抓手,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实施一大批环湖截污、村落污水收集、城乡污水处理、生态应急库塘、水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极大补齐了洱海保护治理的基础设施短板,实现“清洁水源”工程项目化。切实加强水源地建设,治理畜禽粪便,整治经营场所,洱海水质明显好转,“清洁水源”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三是“清洁田园”工作实现生态化。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生物质燃料;努力回收地膜、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生态种植;推广农作物绿色植保防控,严禁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严禁大水漫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与此同时,我市制度建设工作实现长效化。”杨月高介绍,我市认真宣传和执行《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制定完善“门前四包、日产日清、垃圾收费、网格化挂钩帮扶、巡查督查整改、联合执法、考核奖惩、社会监督”等十项长效制度,不断总结“三清洁”工作经验,实现“三清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下一步,我市将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三清洁”工作,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记者 自 然 张益秋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