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7年11月14
星期二 第994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玻璃上的玫瑰花 茱萸之美 有你,真的很幸福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茱萸之美

□ 作者 钱续坤 2017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二 阅读:101

翻阅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经典作品集》,其中一篇名为《茱萸之谜》的随笔着实吸人眼球:一是没有想到这位满腹乡愁情怀的著名诗人,居然将茱萸的来龙去脉考证得如此有理有据;二是自己一直心存疑问的茱萸,其实在乡下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对其缺乏更多的认知而已。所以作家雪小禅说:很多事物因为不自知,便有一种大美。

茱萸之所以能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功不可没,并且从诗中“遍插”二字不难发现,这个习俗至少在唐代非常盛行。比王维年龄稍小一点的杜甫,其诗作也是很好的佐证,《杜甫全集》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有三次提到了茱萸,其中较为经典的是“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还有“诗仙”李白,也留下了“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日”的诗句。这里便有“不自知”的第一个问题了:这三位诗人所生活的时代非常接近,为何在吟咏“茱萸”这一特定意象时,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能触动人的心弦?更能引发人的共鸣?显而易见,思乡怀亲永远都是在外游子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曾让多少人颇感无奈;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曾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所以,是“亲情”铭记了彼此的牵挂,是“乡愁”成就了茱萸的美名。

其实早在此之前,战国时代的屈原在《离骚》里也写到过茱萸:“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榝”,就是茱萸,只不过在这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眼里,茱萸是一种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不自知”的第二个问题于是又来了:如此强烈的意象反差,仅仅只是个人好恶的原因,还是与彼时彼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关联?余光中先生也没有正面回答,但他为此感叹道:“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当然,还有令人蹊跷的事情:元代之后,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少见记载,时至今日则几成绝迹。这从文化现象看,茱萸似乎是专属于唐宋的;而从习俗演变的过程去解释,也许更具合理性一些,因为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逐步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憧憬与期盼,祈求长生不老与延年益寿,故而“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说到“避邪翁”,这里就不得不面对“不自知”的第三个问题:茱萸怎么避邪祛瘟疫?其功效与端午的香艾和春节的屠苏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共分为三类:山茱萸、吴茱萸和食茱萸。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将其列为滋补之上品。吴茱萸和食茱萸同属芸香科,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看来古人所谓的“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至于《淮南毕万术》所云“悬茱萸于屋内,鬼畏不入”,以及民间流传的“悬其子于屋,辟鬼魅”等,自然是虚妄的迷信了。

行文至此,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作家雪小禅的一段话:“‘茱萸’这两个字真美,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这个女孩子美得很有古意,可她不自知,但这就更美。”——原来茱萸之美,美在牵肠挂肚的故土情怀,美在回味无穷的风俗习惯,美在食药兼备的实用价值;同时更美在魂牵梦绕的“唯少一人”——那一人,在我心里;我的心里,处处是茱萸……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