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在开完《朗读者》研讨会后接受记者专访,谈到如何给自己的未来写一段卷首语?她说:“我留白吧,因为未来永远不可预知。而且你足够勇敢的话,可能比你写成的卷首语更精彩,如果你退缩了的话,你写再多的卷首语也没有用。”廖廖数语道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曼妙的意境。那白看似虚无,但其艺术张力往往妙不可言,你可以想象是广阔的天空、飘逸的云朵,或是朦胧的烟雾、皑皑的冰雪,亦或是广袤无垠的原野山峦,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回味深长。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大家。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茫茫天地间,仅一叶扁舟,一钓渔翁,却让人感觉满幅皆水,烟波浩渺。郑板桥画竹稀稀落落几笔,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风骨顿出。齐白石画虾,画面上寥寥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游动,剩余皆为空白,却给人水汽淋漓之感。
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是含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经历过、所感觉到的东西进行无限地想象。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可说是留白的典范。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未用一字描写山林的美景和寂静,然而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唯美幽静的山林画卷里。
古人云:“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万事万物,讲究留有缝隙;做人处事,讲究留有退路。再美好的东西,都要有留白。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忙碌才是对生命的珍爱,所以习惯每天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忙着考试,忙着工作,忙着升职,忙着应酬,忙得像是恨不得将每分每秒都利用起来。房子、车子、地位……成为工作的奋斗目标,催促着自己为此而快马加鞭,难以停歇。可没想到,这样“忙”的结果,无形之中为心上了一道重重的枷锁,焦虑、急躁、冲动、愤怒等坏情绪纷纷来袭,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也渐行渐远。
好在经过反思,我幡然醒悟:凡事都应当留有余地,在喧嚣匆忙的纷繁世界,更需要给生活留白。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去做好很多事情。只有删繁从简,愉快地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在生活中觅一处心灵栖息之地,适当把心放空,将积蓄的压力释放,才能享受到生活中更美妙的诗篇。
留白,不是空洞,不是虚无,不是放弃,是一种哲学、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历经俗事后方能拥有的大智慧。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懂得留白,宠辱不惊,看天边云卷云舒;学会留白,闲庭信步,赏门前花开花落。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