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具有相当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传承与弘扬勤俭节约的文化并非是一句空话,需要在实际中真正地践行,同时更需要落实到人们生活一点一滴的行动中。从本质上讲,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智慧和传统做法。
然而,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浪费的现象。比如七八成新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被扔进了垃圾桶,环保购物袋用过一次就丢,矿泉水喝几口也扔……究其原因,一是一些人淡忘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富裕,物质丰富、产品供给丰足,一些人对物品当垃圾处理时随意“任性”。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再来探讨“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个主题是十分必要的。一些人疑问:为何花自己的钱,丢自己的东西会被人视为浪费?认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可让物质的欲望侵占了对美德的追求空间;其次,在城市角落,在广大农村的边远地区,并不是所有人都吃穿不愁,也许你不需要的一些物品在贫困地区还大有用处。另外,全球资源紧缺状况日益凸现。所以,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
勤俭节约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需要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扎实的监管措施。此外,常规性地宣传引导,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并实行奖励或劝诫措施也是必要的。
现实中,对于个人而言,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仅仅是“举手之劳”。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并养成良好风气。“俭节则昌,淫佚则忘”,注意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期待能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