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7年3月9
星期四 第826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三哨村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海东镇开展全民保护洱海行动“大讨论”活动 凤仪镇认真交办人大代表建议意见 图片新闻 下关市场监督管理所到新世纪中学开展食品安全培训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三哨村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 年 03 月 09 日 星期四 阅读:64

2016年是我市脱贫攻坚首战决胜之年,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解决了一大批发展最突出、民生最迫切、群众最期盼的问题,全面完成了凤仪镇三哨村、双廊镇五星村、上关镇大把关村3个贫困村出列。近日,记者来到凤仪镇三哨村,耳闻目睹了这里在脱贫攻坚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家住三哨新桥村的姜丽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我们,她们家原来一家5口人住在一间半的屋子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后来经过镇政府的积极帮扶,给政策、给资金,现在她们家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房,房子比以前大,也比以前宽敞,解决了住宿这一燃眉之急。她说:“房子建起来后,比以前好多了,而且盖得比较漂亮,能够安心的过日子了。自己再种一点烤烟,一年也有几千块钱收入,日子也会好过起来了。”

在三哨新桥村,我们看到进村路是水泥路,路的两旁安装了路灯,沿着进村的主干道一直走,就走到村心广场,道路宽敞干净,村容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的墙体彩绘,体现了村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姜丽梅介绍说:“以前这里只是一条土路,也就是一条田埂,现在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走在上面也非常舒服,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

万马伍自然村地处山区,交通不方便,离公路太远,那里的村民生活非常不便。去年,经过市、镇、村三级积极做工作,在三哨村委会大哨自然村规划出22.82亩地作为集中安置点,对万马伍自然村的15户贫困户进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目前,集中安置点已建设完成,有效解决了山区交通和生产生活不便的问题。

三哨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左恒兴说:“万马五村经过这次搬迁以后,生产生活条件就更好了。在项目建设中,易地搬迁户每家享受6万元,随迁户是4万元的补助。同时解决了他们的水、电,接通了宽带,路、广场也建设得很漂亮,还要给他们建一个办事场所,办客就可以统一办了。”左恒兴还告诉我们,将来在大哨自然村还要建设卫生所、幼儿园和一个农贸市场,这里以后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的好。

在脱贫攻坚中,凤仪镇抓实产业扶贫,重点以三哨村为主,制定了产业扶贫的实施方案,其中包含种植业和养殖业。种养殖业的补助标准是根据行业部门提供的参考数据制定的,比如养猪的补助是500元一头,养牛是1000元一头,种植业则每亩以400元到500元的补助标准来执行,并针对凤仪镇辖区内建档立卡户实际的耕地面积,以及能够饲养的能力来给予补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贫困户生产生活的成本,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凤仪镇扶贫办主任杨军海说:“凤仪镇高度重视在三哨村开展产业扶贫,目前为止共投入资金54.27万元。从2016年的7月开始以来,不间断地实施落实,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养殖户已经从产业扶贫上得到了实惠,他们饲养的第一批牲畜都已经出栏,每户贫困户至少增加收入1500元到2000元,种植业预计到今年6到7月会有成果。”在走访这里的贫困户时,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贫困户都有意向用第一批养殖牲畜获得的收入,继续购买牲畜来饲养,达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产业扶贫非常的欢迎,认为政府的扶持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惠和好处。

凤仪镇三哨村经过五次回头看,确定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建房补助、易地搬迁、就业转移、产业扶持、金融扶持5种方法实施了精准扶贫,通过一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果。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支持下,这里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村里的房子建得越来越漂亮,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图为在脱贫攻坚中变化巨大的三哨新桥村。) 记者 杨 辉 摄影报道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