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7年3月7
星期二 第824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把茶临风 三月,绿色在召唤 夏夜听雨 老杏树下的童年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老杏树下的童年

□ 作者 刘卫涛 2017 年 03 月 07 日 星期二 阅读:65

七岁那年,我和狗蛋在碾盘上玩“摆方”游戏,结果狗蛋输了,要悔子,我不同意,狗蛋就恼了,把我们的棋子给扔了。我也很生气,不让他在碾盘上玩耍,因为碾子是我们家的。我们俩就这么不欢而散。好长时间,我们俩都互不搭理,即便在路上遇见了,也视而不见。而我,每一次吃午饭的时候,都要把碗端到碾盘上去吃,因为那里是村里的饭场,在那里可以听到好多有趣的故事,更主要的是,可以监督狗蛋,不让他在我们家的碾盘上坐,谁叫他惹我呢!

那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又转悠到碾盘上去,因为我看到狗蛋围着碾盘转,我想去监督他。狗蛋看到我去了,却没有走开,而是坐在老杏树下的石头上,不时地看着我。我独自坐在碾盘上玩了好大一会儿,实在没有啥意思,有点想走的意思,这时候,一阵风吹过,老杏树上落下了好几个金黄金黄的杏儿,我顺手捡起,掰出杏核,就要放在嘴里吃,这时候狗蛋却冲着我“嗯”了一大声,然后对我说:“那是我们家的杏子,不许吃!”

“这是我捡的,又不是我偷你们家的,谁叫你们家的杏子落到我们家的碾盘上的,落在我们家碾盘上,就是我们的,我就要吃!”我有些强词夺理地说。

狗蛋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地说了好几句,却丝毫没有阻挡杏子对我的诱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将杏子扔进了嘴里吃了起来,一遍一遍地冲我喊着:“小偷,不要脸,小偷,不要脸!”

如今,好多年过去了,村子里的人搬走的搬走,出门的出门,那些老土瓦房,还有那棵老杏树,以及那个老碾子,在长满荒草的村落里依然坚守着那一片长满记忆的土地。好多年了,我和狗蛋都没有见过面,他去了外地,而我也在省城里,相隔几百里路,平日里很少有时间回故乡走一趟。

因为村里又一个老人去世,我回了一趟老家。葬礼结束后,我顺着长满荒草的村道里一直走到了老房子的院子里,看着那一处又一处的残檐破壁,心里不时想起成长旅程里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沿着老房子边上的村道往上走,老杏树还在,杏树上结满了金黄色的杏子,熟透了的杏子落得满地都是。拨开荒草,碾盘子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光滑溜光,落满杏子的碾盘上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看着这里的一切,我又一次想起了狗蛋和我在这里玩耍的那些时光。这时候,又一枚金黄色的杏子落在了我身边的草丛里,我弯腰将它捡起,掰开杏核,准备吃的时候,从杏树边上的草丛里传出一个声音,吓了我一跳:“不许吃,那是我家的杏子!”

我拧身一看,和我一样,已经四十来岁的狗蛋竟然从草丛里微微探出头来,笑咯咯地冲我喊道:“这是我家的碾子,落在我家碾子上就是我家的,我偏要吃了它!”

“小偷,不要脸,小偷,不要脸……”狗蛋的玩笑话让我的回忆又一次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在这棵老杏树下,我们一起爬树扑蝉,一起玩泥巴,一起逮蛐蛐,一起挖蚯蚓,一起荡秋千……一会儿高兴了,一会儿又恼了。如今,属于我们俩的童年已经不在了,可见证我们童年时光的老杏树还在,那个老杏树下的碾盘还在。只要它们还在,我们的童年时光就不会被遗忘。唯一让我们感慨的是:面对着一样的地点,一样的人物,一样的对话,却和那时候有着不一样的脸庞,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毕竟,我们再也回不到儿时的青春年纪。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