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7年2月20
星期一 第813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杨慧英:剪刀下有花花世界 情醉婺源油菜花 向 往 洱 海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杨慧英:剪刀下有花花世界

□ 作者 又 凡 2017 年 02 月 20 日 星期一 阅读:27

杨慧英,女,白族,1964年生于大理市海东镇文武村,是远近闻名的剪花能手,2002年5月,被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族事物委员会评为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剪刀,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过是件破坏工具,很多电影、小说中,甚至都有如此雷同的情节:某人情急之中,紧握剪刀对准自己或别人的要紧部位,企图用伤己或伤人的方式,改变格局。

恰恰相反,对杨慧英而言,剪刀是用来创造世界的,在她手中,普普通通的剪刀,犹如神器,鸟兽虫鱼龙凤、鲜花、凉亭、佛像,一个个刹那间有了生命,有说有笑有爱了。

杨慧英1964年出生于大理市海东镇文武村,在她的家乡,刺绣终其女人一生,从记事起开始学,到姑娘时绣自己的嫁妆,仅绣花鞋就要近20双,再到出嫁后绣宝宝的鞋帽,最后到中、老年时绣自己和家人的衣物,双手离不开刺绣。

而剪纸,正是刺绣的前生,先有剪纸,再有刺绣,是照着剪好的花样来刺绣的,很多人都只会绣不会剪,像杨慧英这样,是又会剪又会绣,剪好了花样到海东街上卖,从30多年前3分钱的围腰把手小样,到现在两三百块的裹背小样,她从未停歇,并且不断创新,多次获奖,2002年5月,被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族事物委员会评为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初见杨慧英,是在苍山饭店,她来参加大理白族自治州人代会,一身典型的海东白族妇女服饰,虽然年过五十,但人格外精神,略显谨慎,秀外慧中,因为需要拍照,接上她,我们一同前往海东镇她的工作室。

一路闲聊,得知她自小喜欢画画,边画边剪,起初是照着大人绣好的花样剪,剪什么像什么,姐姐们都照着她剪的花样来绣,后来就自己想象、创作一些图案来剪,村人都很喜欢,都照着她的花样去刺绣。

初中毕业,杨慧英考上高中,但和当时很多姑娘一样,因为家境不是那么宽裕,就回家务农了。不久后,杨慧英结婚,嫁在村子里,有意思的是,那户人家的奶奶也是剪纸能手,给她看了很多传统花样,她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融汇了自己十多年的技法,可以说剪纸无论从内容到方法都更上了一层楼。

“过去,大家都喜欢我创作的花样,但看到传统花样后,就都觉得传统花样更好看!”杨慧英说。

穿过海东镇农贸市场,尽头有一家叫“一帘幽梦”的窗帘店,杨慧英的工作室就在窗帘店的最里边。

在杨慧英的工作室,首先看到的是梅、兰、竹、菊四幅剪纸,被装裱在画框里,就功用而言,已突破过去刺绣的用途,而直接成为艺术品,家装、收藏都很相宜;其次是各种花色的剪纸,以及刺绣产品,还有张贴在相册里的近百种花样;再有,就是证书和奖状了,有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专家聘书,以及各种收藏证等。

据杨慧英介绍,刺绣在白族生活中非常普遍,一是男人的包头、马褂、凉鞋都有刺绣;二是妇女的帽子、围腰(包括把手、飘带、脚边)、鞋(有船头鞋、凉鞋、圆口鞋);三是孩子的裹背、帽子(有鸡冠帽、羊尾帽、虎头帽、牌坊帽、兔子帽)、口水兜;四是老人的香包、跪垫、木鱼衣;五是床上用品,包括枕套、帐帘、窗帘、窗围等。稍有不同的是,床上用品一般没有剪纸花样,因为太大了,直接画到布上刺绣。

就内容而言,多有龙凤、花鸟虫鱼、鼠、鸡、螃蟹、蜜蜂、蜘蛛、凉亭、佛像等,最多的是花,有茶花、油菜花、梅花、太阳花、牵牛花、杜鹃花、水仙花、莲花、菊花、玫瑰、月季、牡丹、薰衣草等,较为写意,各不相同,比如莲花是内浅外深,而其它花则相反。奇怪的是,凤凰和蜘蛛是同一个图案,蝙蝠和蜜蜂是同一个图案。

说起剪纸的方法,真是会家不忙,忙家不会,对于杨慧英而言,只有两种方法,要么拿了剪刀直接剪,因为图案都在她心里,要么事先勾画一下轮廓,即可裁剪。

数十年来,杨慧英教会很多人剪纸,比如女儿,目前已是剪纸州级非遗传承人,四岁的小孙女也正跟自己学;经她推荐,经常和她要花样的挖色镇刺绣能手李红桃,也已成功申报为白族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目前,她的剪纸不仅用于刺绣,很多客栈、酒店也找她订制,直接装框展示。

相同的剪刀,有的人用来毁灭,有的人用来创造,在于出发点不同。出发点在心里,在杨慧英,是一个善念,所以,有了如此生动的花花世界,让生活更加美好,以此为访为记,甚幸。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