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父母们过于注重孩子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失之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有度量、气质佳、会自信、怀爱心、知礼仪、习惯好的孩子,才是有希望、有发展的好孩子。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就是礼仪修养,那些不良的举止,和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不但对孩子自身发展不利,而且也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品性。”然而,看看现实生活,“野孩子”成了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感受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还记得前一段一则微博引起的千层浪火遍了大江南北吗?一位自称年纪大的妇女发微博说:“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并上传了一张现场拍摄的两名女生蹲在几乎无人的地铁候车门黄线外等地铁的图片。激起的风浪让广大网友“一边倒”地批评微博主外,又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所谓“教养”,那么什么算是有教养,如何让孩子从小就培养出“教养”?
“教养”,一般来说,它与知识学养没有直接联系,其内涵是,经教育而形成的品德修养。如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给学生作报告,尽管学生睡倒一片,但他却以92岁高龄,坚持全程站着作完报告。这便是“教养”的体现。
日本学校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让别人操心、担心和不快,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这种教育很好地诠释了日本人的自律精神。
有教养,是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正如陈丹青曾说:“所谓教养、所谓礼貌,全看小事情。所谓没礼貌,不是你不尊敬人,是你不知道尊敬的方式。”遵守规则,清晰界线,有公德心,有责任的孩子,走到哪儿都会受欢迎。
事实上教养会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吃饭不出声、长辈说话不插嘴、给老人让座、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做错事要道歉;衣服不贵但要整洁;走路靠右给长辈让道;公共场合不喧哗,不爆粗口不出言不逊……
然而教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临近踏入社会时,恶补一两个月就能补回来的。相反教养是一种习惯,一种很自然的做事方法,处世之道。因此孩子的教养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这样他逐渐会变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孔子曾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养问题。
良好的教养来自于美好的心灵,优秀的品质生成于教化和熏陶。在孩子年幼时,就为他提供良好教养的土壤,那么在孩子毕生的成长中才会发芽、壮大,使他的灵魂得以滋养,使他的魅力得以绽放。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