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6年9月29
星期四 第722期

大理时讯时政要闻 一手抓产业扶持 一手抓素质提升 我市实处着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市政府八届三十九次常务会议召开 我市2016年省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专家验收 图片新闻

第1版:时政要闻 PDF原版PDF下载

一手抓产业扶持 一手抓素质提升

我市实处着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记者:罗绍亮 2016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四 阅读:28

我市围绕两年出列、三年脱贫、五年巩固提升目标,细处着手、实处着力,进一步明确扶贫对象分布、脱贫任务规划、脱贫时间表、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实行挂图作战、层层推进、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措施精准到位。

目前,我市共有10个贫困村,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755户、9434人。按照我市绘制的路线图和排出的时间表,今年上关镇大把关、凤仪镇三哨、双廊镇五星3个村将脱贫出列;2017年,太邑乡太邑、者么、乌栖、桃树、己早和双廊镇伙山、石块7个村脱贫出列,太邑乡退出贫困乡。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我市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走好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健全网格化管理、社会帮扶、项目资金整合、扶贫与党建“双推进”、监督考核等机制,抓实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素质提升、易地搬迁六项工作,不断改善贫困户吃、穿、住等生活条件,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出列。

 大理镇致富能手、大理市秀野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秀芳最近从大理镇政府领到一项新的任务:帮助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她表示,合作社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手把手传授蔬菜种植技术,有信心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段秀芳结对帮扶贫困户只是我市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农民组织化程度,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着力培育壮大烟草、核桃、特色蔬菜、生物药业、花卉、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着力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庄园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新型主体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系机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推动我市农特产品通过“云品入沪”工程销往上海,不断拓宽产业致富发展新路子。

为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我市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确保全面完成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对有种养殖意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市通过实施蚕桑、生猪养殖及玉米、无公害大蒜、软籽石榴、烤烟种植项目,并按产业发展进度,给予1000元至5000元的项目资金扶持。同时,大力推行“雨露计划”,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培训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

截止目前,我市今年脱贫出列的上关大把关、凤仪三哨、双廊五星3个整村推进项目概算总投资11543.25万元,太邑乡整乡推进项目概算总投资13510.48万元,脱贫攻坚基础进一步夯实。五星村标准化蚕房大棚、无公害大蒜示范、大石公路、村卫生室,大把关村土地整理、坡改梯,三哨村太阳能路灯等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618万元;太邑乡整乡推进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已完成己早村土地整理、西洱河河道治理、桃树完小异地搬迁、桃树老三队道路硬化和公厕建设、青峰线者么线公路3公里路面拓宽等项目建设,共完成5815万元,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记者 罗绍亮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