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曾说过:“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论语·宪问》篇中,子曰:“修己以敬。”“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还说“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学而》篇中,子曰:“泛爱众,而亲仁。”
“好学深思知其意,格言至论陈于前。”是清代清官宋湘的座右铭。在京任职时,因他的文才过人而声名鹊起,常受到官僚中的权臣排挤和嫉妒。宋湘洞察了官场中的种种腐败丑闻和尔虞我诈的龌龊现象,使他处处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在宦海中,他厌恶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媚俗,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做到不贪不占洁身自律。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58岁的宋湘,万里南行出守云南曲靖、广南、永昌诸府,当他在途中碰见吏治的腐败在民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时,表示决不能做“豺狼”那样欺压人民的官老爷:“我今前去滇南守,知是豺狼是父母?”(见《南行集》)。于是,他处处自省自儆不能伤害平民百姓,只能做为民办事的好官。他深知人性与人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他的为官之道。在仕途上,他始终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修养,常常用良知良心检验自己的言行,以他的慈心善心去抚慰弱者的心灵,用他的人性去怜悯苦难的人们。这就是宋湘之所以能感动广大群众,并得到民众热情拥护的原因,也是他的完美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
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对当“官”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在宁德工作时他曾说,“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同医生、清洁工等社会职业一样,都是社会的需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为官是有好坏之分的。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总书记曾经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显示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同志曾引用《官箴》中的一句话:“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在上海工作时说,领导干部要过“五关”,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微,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高尚的气节和情操。领导干部要追求“慎独”的高境界,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时刻反躬自省,就像古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养德,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同时,还要办事公开透明,减少各种诱惑的“渗透力”。
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同样,一个政党,只有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当共产党的“官”要造福于民,就得讲奉献,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