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廊镇伙山村村民罗登莲家,记者看到房间里空荡荡的,墙壁、屋顶黑漆漆的,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尽管家里这样穷,可罗登莲很乐观,她说,帮助她的人很多,虽然穷和苦,但是感到未来很有希望。
罗登莲家共有三口人,丈夫已去世,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大女儿在一所中专学校念书,小女儿还在念小学,一家人的生活费仅靠10多亩靠天吃饭的山地生活,加之两个女儿正处在求学期,家中陷入了贫困,为实现脱贫,村委会引进了包谷种植大户,以每年300元/亩的价格将村民的山地进行统一出租,罗登莲家中共有12亩地,这样她们家一年的固定收入有了3600元;今年8月,挂钩帮扶单位大理市公安局给她家发了150只鸡苗,扣除饲养各种成本,预计半年后能收入15000元左右,这样家庭年收入可达33600元左右,平均每人每年可达11200元。
在罗登莲家的外墙上,记者看到有一块脱贫攻坚挂钩帮扶责任公示牌,巴掌大小,蓝底白字,从牌子上可以看到户主姓名、挂钩帮扶单位及联系电话、挂钩帮扶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扶贫工作队队员姓名及联系电话、致贫原因和主要帮扶措施。伙山村村委会主任王光明介绍,为了从根本上帮扶村民,建档立卡户遇到困难可以马上与有关挂钩单位或个人联系,也可与村里的帮扶小组联系,帮扶小组长由各村民小组的组长担任,除了帮助村民,还负责对扶贫物资进行动态调查、监督,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采访的过程中,天上下着小雨,虽然是秋天,但是山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伙山村村委会主任王光明介绍,伙山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贫困山区村落。由于地处山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水平较低。全村主要经济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务工、林果收入为主,农业种植品种为玉米、大白芸豆,畜牧家禽养殖以奶牛、生猪、羊、土鸡为主。伙山村是全市的重点扶贫村之一,土地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834户,29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88户,955人。目前,村里按照一户一策的办法,积极配合州、市、镇帮扶单位,采用产业发展帮扶、易地搬迁帮扶、素质能力提升帮扶、生态补偿帮扶、教育医疗救助帮扶等方式助农增收,积极为村民解决看病难、喝水难、出行难等问题。
为了实现“两年脱贫出列、三年巩固提升”的目标,大理市政府因地制宜,将伙山村的挂钩帮扶单位由两个增加到三个。目前,大理市卫计委、大理州妇幼保健院计划整合资金46万元,新建伙山卫生室1所,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大理市公安局投入了130多万元,对建档立卡户实施了中草药材种植、土鸡养殖的产业扶持,同时计划为村民建一个小型农贸市场;大理市交通运输局整合资金投入1001万元实施伙山公路硬化工程,硬化路面14.3公里。
记者从《双廊镇伙山村脱贫攻坚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中了解到,伙山村的脱贫攻坚战以贫困户为重点,将全村建档立卡288户进行分类帮扶。计划实施产业发展6个,易地帮扶、教育帮扶、社会兜底4个,共计划投资990.245万元。基础设施计划实施项目8个,投资5010万元;社会事业建设计划实施项目6个,投资327万元。项目计划总投资6420.25万元,其中: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投资91.905万元,占1.43%;贫困户易地搬迁项目投资898.34万元,占14%;贫困户教育素质提升项目投资5万元,占0.08%;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93万元,占1.4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010万元,占78%;社会事业项目投资327万元,占5.09%。力争到2017年12月底实现伙山村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目标。
一个贫困村牵动着州、市、镇党委、政府的心,凝聚着社会众多人士的爱,村民罗登莲说“有希望”,同时道出的是“有未来”。罗登莲的未来是有爱同行的未来,而我们国家的未来必定是繁荣昌盛的未来。 记者 彭黎明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