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6年8月1
星期一 第680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徐世昌 行书 对联·近代 纸本 130×30cm 徐世昌 行书 对联·近代 纸本 130×30cm 杨天禄 松猴图 立轴·近代 纸本水墨 106×51.5cm 杨天禄 松猴图 立轴·近代 纸本水墨 106×51.5cm 故乡,那飘逝的炊烟 洋塘曲寻踪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故乡,那飘逝的炊烟

□ 作者 李灿斌 2016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一 阅读:26

多少次,梦回故乡。夕阳下,一望无际的田园里,涌动着金黄的谷浪。稻花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田野里,牧童短笛悠扬、盘旋,透过高耸的桉树林,密密的房屋背后,青瓦顶上,升起袅袅的炊烟,蓝天白云下的村庄静谧安详,如画如诗。

少时,在邻村上小学。在清早寒风中,母亲很早就起床了,摸黑为少年做早点吃。在偌大的灶膛里,母亲用火柴小心点起干桉树叶,再引燃柴禾。在柴禾燃着的那一刹那,喜悦和着跳动的火苗照着妈妈的脸,也映照在他的小脸蛋上。随着火越烧越旺,妈妈和着调好的玉米面粉,然后把玉米面粉团摊开在烧热的锅上。在母亲为他做早点的时候,他学会了给灶膛里添柴,学会了翻动玉米饼。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走在上学的路上,回望温馨的家,他知道袅袅的炊烟下,母亲仍然在为一家人的生活忙碌。

为了给家里增添柴禾,他小学五年级时就随着母亲去山里砍柴。那年冬天,他有了第一次上山砍柴的经历。清早的覆钟山,映照在霞光中,崎岖的山路上,乡亲们前呼后应,有的还唱起了山歌。第一次上山去砍柴,一种兴奋,一种新鲜感涌动在心里。童年的时光是欢乐的,在悠扬的山歌里,他们来

多少次,梦回故乡。夕阳下,一望无际的田园里,涌动着金黄的谷浪。稻花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田野里,牧童短笛悠扬、盘旋,透过高耸的桉树林,密密的房屋背后,青瓦顶上,升起袅袅的炊烟,蓝天白云下的村庄静谧安详,如画如诗。

少时,在邻村上小学。在清早寒风中,母亲很早就起床了,摸黑为少年做早点吃。在偌大的灶膛里,母亲用火柴小心点起干桉树叶,再引燃柴禾。在柴禾燃着的那一刹那,喜悦和着跳动的火苗照着妈妈的脸,也映照在他的小脸蛋上。随着火越烧越旺,妈妈和着调好的玉米面粉,然后把玉米面粉团摊开在烧热的锅上。在母亲为他做早点的时候,他学会了给灶膛里添柴,学会了翻动玉米饼。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走在上学的路上,回望温馨的家,他知道袅袅的炊烟下,母亲仍然在为一家人的生活忙碌。

为了给家里增添柴禾,他小学五年级时就随着母亲去山里砍柴。那年冬天,他有了第一次上山砍柴的经历。清早的覆钟山,映照在霞光中,崎岖的山路上,乡亲们前呼后应,有的还唱起了山歌。第一次上山去砍柴,一种兴奋,一种新鲜感涌动在心里。童年的时光是欢乐的,在悠扬的山歌里,他们来到覆钟山腰。母亲手把手教他砍柴。剔松树的枝桠,要选成年松,成年松剔除枝桠后,通风性好,长得快。松树不能整棵砍,特别是幼松,要倍加呵护。没有长大的幼松是不能剔枝桠的。劳动中,他学会了许多知识,学会了分别针叶松和毛松,认识了许多花木。

砍柴的生活是辛苦的。那时,他切身体会到词语“汗流浃背”的含义,感受到汗珠如断线的珠子从脸上落下,背上汗水如小溪流的滋味。背着一小捆柴从家乡覆钟山崎岖的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下,他喜欢上每一个平凡的劳动日。背着柴禾,走向炊烟升起的地方,满满的自信在小小少年的心中激荡。

家乡洱源西湖与杭州西湖齐名,是云南西部著名的鱼米之乡。读到中学,老师教他们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当他知道徐霞客曾经到过家乡西湖,他是那样的欣喜若狂。他常常盘桓在湖边朗诵徐霞客赞美西湖的句子:“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

喜欢在西湖里游泳,源于湖里有一种草煤。洱源西湖草煤,由于草煤挖出来晾干后,可以作燃料,夏秋中间酷热的天气里,挖草煤,下湖游泳,自小时候起,便是一道惬意的“作业”。为了挖到更多更好的草煤,他们常常潜到水下查看情况。读高中后,挖草煤常常成为他们换取生活费的一项规定“作业”。每周,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和大人一样,在锄头柄上加长竹竿,1个多小时,就能挖到一木船的草煤。晾干后可以作为燃料卖出。一天的劳动所得,那时可以够他自己在中学里一周的生活费。那时每周六下午,从就读的高中学校返回故乡,远望西湖,他都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一种冲动。如今,回想起来,在碧绿的万顷田畴里,三三两两散落的村庄上空,那些时而笔直,时而如雾弥漫,时而随风飘动的炊烟,竟如此亲切。

今年春节,他回到故乡,和弟弟一家小住。电磁炉、电饭煲、电冰箱、电脑、电视应有尽有。弟媳插上电饭煲,便开始炒菜,半个多小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便上桌了。厨房里,完全没有以往的柴禾、煤饼堆积,厨房里清洁无比。

驻足在生命旅程起航的地方,往事如烟、如雾向苍翠欲滴的覆钟山、碧波荡漾的西湖之滨弥漫。没有了炊烟,故乡啊,你还能承载游子如炊烟袅袅升起的乡愁么?到覆钟山腰。母亲手把手教他砍柴。剔松树的枝桠,要选成年松,成年松剔除枝桠后,通风性好,长得快。松树不能整棵砍,特别是幼松,要倍加呵护。没有长大的幼松是不能剔枝桠的。劳动中,他学会了许多知识,学会了分别针叶松和毛松,认识了许多花木。

砍柴的生活是辛苦的。那时,他切身体会到词语“汗流浃背”的含义,感受到汗珠如断线的珠子从脸上落下,背上汗水如小溪流的滋味。背着一小捆柴从家乡覆钟山崎岖的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下,他喜欢上每一个平凡的劳动日。背着柴禾,走向炊烟升起的地方,满满的自信在小小少年的心中激荡。

家乡洱源西湖与杭州西湖齐名,是云南西部著名的鱼米之乡。读到中学,老师教他们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当他知道徐霞客曾经到过家乡西湖,他是那样的欣喜若狂。他常常盘桓在湖边朗诵徐霞客赞美西湖的句子:“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

喜欢在西湖里游泳,源于湖里有一种草煤。洱源西湖草煤,由于草煤挖出来晾干后,可以作燃料,夏秋中间酷热的天气里,挖草煤,下湖游泳,自小时候起,便是一道惬意的“作业”。为了挖到更多更好的草煤,他们常常潜到水下查看情况。读高中后,挖草煤常常成为他们换取生活费的一项规定“作业”。每周,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和大人一样,在锄头柄上加长竹竿,1个多小时,就能挖到一木船的草煤。晾干后可以作为燃料卖出。一天的劳动所得,那时可以够他自己在中学里一周的生活费。那时每周六下午,从就读的高中学校返回故乡,远望西湖,他都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一种冲动。如今,回想起来,在碧绿的万顷田畴里,三三两两散落的村庄上空,那些时而笔直,时而如雾弥漫,时而随风飘动的炊烟,竟如此亲切。

今年春节,他回到故乡,和弟弟一家小住。电磁炉、电饭煲、电冰箱、电脑、电视应有尽有。弟媳插上电饭煲,便开始炒菜,半个多小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便上桌了。厨房里,完全没有以往的柴禾、煤饼堆积,厨房里清洁无比。

驻足在生命旅程起航的地方,往事如烟、如雾向苍翠欲滴的覆钟山、碧波荡漾的西湖之滨弥漫。没有了炊烟,故乡啊,你还能承载游子如炊烟袅袅升起的乡愁么?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