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加强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积极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新模式,扎实推进6万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争在打造绿色农业品牌的同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效保护洱海。
去年以来,我市6万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按照“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坚持“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办法,以我市2014年认证的6.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2015年度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实施区域,以大春种植的水稻、玉米、蔬菜三大优势作物作为开展绿色种植的作物品种,实行市、镇、村行政、农技人员网格化全过程管理,全面提高下关、大理、银桥、湾桥4个镇农户绿色种植技术,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和绿色植保防控技术为支撑,增施有机肥,减少氮、磷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为抓好6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我市重点抓实绿色种植核心样板百亩示范,全面集成展示绿色种植技术,不断加强绿色种植科技培训,由市农业局科教法规科牵头,组织农技、园艺、种子、植保相关专家,举办绿色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会,为市级种植业推广单位、农业技术人员和村委会农科人员,重点讲授水稻、玉米、蔬菜等绿色生产技术标准、绿色种植技术规程、农药使用准则等内容。同时深入挂钩村社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在古生、中庄、湾桥、下兑、龙龛等核心示范村举办绿色种植科技培训,全面实现项目区域内农户人手一本绿色种植手册,实行绿色农产品种植技术,降低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减少洱海流域内农田过量富余N、P径流入洱海。
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强6万亩绿色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区建设,完成水稻、玉米、蔬菜等绿色种植6.55万亩,其中绿色水稻种植2.46万亩、绿色玉米种植2.45万亩、绿色蔬菜种植1.63万亩,实行绿色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区建设共1300亩,在湾桥镇向阳溪村、古生村举办了600亩绿色水稻种植核心示范,在湾桥镇中庄村南庄自然村和下湾桥自然村实施300亩绿色玉米种植核心示范,在下兑村实施大小春各200亩的绿色蔬菜核心示范,在古生自然村安装太阳能物理杀虫灯25盏。加强6万亩绿色农产品检测和产地环评工作,抓实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测和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5000吨商品有机肥推广使用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品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有效控制洱海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 记者 李锦芳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