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市被列为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市以来,凤仪镇以石龙村委会千户营村在全市先试先行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石龙村委会千户营村地处大理市东郊、凤仪镇北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总人口1051人的千户营村人均耕地不到0.1亩,从2010年开始,在凤仪镇和石龙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人多地少的千户营村开始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路。如何利用村民的100多亩代征安置地进行“筑巢引凤”?千户营村的办法是:整合代征安置地,以人口股为主,按人配股、以户发证,村民每人入股1万元自愿入股,成立千户营入地股份合作社,实行“静态管理”,即“生不增、死不减、可继承”,内部不能转让。有了资金,集体安置顺利完成了三通一平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使100多亩的代征安置地成为了招商引资的“香饽饽”。经过多方考察,千户营村引进了实力较强的大理风赢经贸有限公司,公司租用地块后缴纳租金,合作社收取租金后村民按股分红,实现了合作共赢。
在我市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凤仪镇千户营村与下关镇荷花村、银桥镇阳波村同时被列为全市试点。凤仪镇以此为契机,迅速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大理市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积极推进千户营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对千户营村前期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完成了清产核资和股东核定、股权分配等工作,使千户营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全镇乃至全市的一大亮点。
千户营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福标介绍,利用这块安置用地引进大理风赢经贸有限公司后,6年来,公司又陆续招租了宝马、奔驰等14家高档汽车4S店。公司每年向当地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收入租金200多万元,除去税收,每个股民每年分红在1800元以上,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村里劳动力就业。
不仅如此,千户营村民小组每年在土地租金收入中提取5%的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建设支出,村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村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
凤仪镇石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赖碧江认为,千户营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了农民集体财产权利,推动了集体经济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共进,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石龙村委会其他4个村民小组也加快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步伐,在凤仪镇的指导下,力求使全村村民依法获得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记者 周国斌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