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市血防站联合武警大理支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150名官兵和血防技术人员到银桥、湾桥、喜洲、凤仪4镇部分村庄开展地膜覆盖灭螺工作。
地膜覆盖灭螺法作为一种新的灭螺技术,是利用黑色地膜的吸热性和密闭性,大幅度提高膜内温度,配合使用药物灭杀等措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对土表、土层内的钉螺及螺卵进行有效杀灭,同时阻止钉螺感染或尾蚴逸出,能够有效抑制钉螺孳生和第二代繁殖。该方法对人、畜及水生生物无害,适宜于日照时间较充足的水产养殖地区、灌溉沟渠、局部残存钉螺等复杂灭螺环境,与传统的药物灭螺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便、高成效、维持时间长、鱼类毒害程度低等特点。
市血防站主持工作副站长李天云介绍说,我市按照上级要求,于2013年、2014年在湾桥、银桥、喜洲、海东、凤仪等镇连续推广开展了30万平方米的地膜覆盖灭螺,通过新技术的实施,对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有效杀灭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为我市在适宜环境下全面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积累了经验。今年,我市的地膜灭螺工作任务重、人员不够,武警大理支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积极组织官兵支援我市血防工作。此次对我市的重点有螺地区、鱼塘附近的沟渠、无法用药物灭螺地段等进行地膜覆盖灭螺,用7天的时间完成共计21万平方米地膜覆盖灭螺任务。
在银桥镇银桥村、湾桥镇甸中村、喜洲镇庆洞村的灭螺工作现场,记者看到,炎炎烈日下,武警战士们挥汗如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分为数个小组,对沟渠、田埂先进行环境处理,用手工和割草机割除杂草、杂木,清除杂物,然后技术人员对处理好的环境喷施药物灭螺,最后战士们一起将其用黑色地膜覆盖、固定,一道道田埂、渠埂全部覆盖上了黑色地膜。下一步,市血防站还将对地膜进行2-3个月的看护和管理,并对地膜覆盖灭螺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
武警大理支队参谋长张德鹏对记者说,作为人民子弟兵,我们武警大理支队全体官兵深爱着我们的第二故乡大理。多年来,在大理州委、州政府和大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帮助下,部队有了长足的发展,完成了驻地和跨区的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此次我们参加血防灭螺工作,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就是以实际行动来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部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回报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王淑云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