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中医药工作作为服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健全市、乡(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市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和村卫生室中西两法运用等工作,全市中医药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自2011年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以来,我市紧抓机遇,以创建工作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及国家和省州对中医药工作的相关要求,高度重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检查考核,建立了中医工作管理机构,完善责任体系,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乡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我市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全市中医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改善提升市中医医院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水平,2014年,市财政投入130万元,用于市中医医院的人才培养、专科专病建设、急诊急救、基础质量管理等工作;2015年对市中医医院进行原址新建,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从2013年开始,我市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扩大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截至2015年,全市所有的村卫生室均培养了1名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95%的卫生室配备了能提供拔罐、推拿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的简易中医诊疗设备;95%的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乡镇卫生院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中成药保持在60种以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药饮片中成药50种以上。
在发挥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用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中的特色优势作用,对老年人、儿童和部分孕产妇、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并为居民免费提供公平、有效、安全、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建立以产、学、研为中心的中医药科研创新、评价和管理体系,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不断加大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基本和免疫性疾病等的研究力度,开展以“白族医药”为代表的地方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科学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发展中医药人才,中医药职业技术人员培训率达100%。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具有“简、便、验、廉”的中医药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在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中,将市中医医院列为定点医疗机构,将中草药、中药饮片和针灸、推拿、刮痧等传统中医治疗费用全部列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并对新农合中医药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给予适当倾斜,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努力,目前我市9家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中药房,16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8家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有103人,共建立省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11个、专病16个,中医药服务达到了全覆盖。
记者 王淑云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