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关镇总工会自2006年12月成立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中彰显特色、展示作为。镇总工会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云南省六好乡镇(街道)工会”、大理州五星级乡镇工会、州市“工会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同时连续8年荣获大理市工会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下属的19个基层工会先后荣获“州级先进职工之家”、44个基层工会荣获“市级先进职工之家”、8个车间班组荣获“州级工人先锋号”、27个车间班组荣获“市级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工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工会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夯实基础 健全网络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下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切实加强乡镇和社区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配备工会主席1名(下关镇党委副书记),专职工会副主席1名,副主席1名和工会专干3名。下属20个社区设专职工会主席1名(并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专干1名。建立完善了镇总工会向镇党委报告制度、镇政府与镇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职工参与、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共安排工会工作经费175万元,为工会加强组织建设、维权帮扶、开展技能提升和文体活动等工作给予了经费保障。
镇总工会扎实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目前全镇共建立工会组织343个,其中非公企业工会214个、联合工会41个、社区工会20个、工会小组790个、机关和学校工会3个、工会联合会1个(含5个单独基层工会),共覆盖企业1073个,工会会员40028人。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做到女职工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与工会组织同时组建、同时筹备、同时选举、同时报批,工作同步规范、活动同步开展、考核同步进行,全镇共有321个女职工委员会、15066名女职工,圆满完成了州、市总工会下达的目标任务。
维权履职 民主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全镇各基层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在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企业劳动条件明显改善,无劳动安全卫生事故、无严重劳资纠纷事件、无群体性事件、无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事件发生,职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得到落实,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平稳较快增长。大理恒源汽车集团等5个非公企业先后被省、州、市政府命名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7户家庭荣获“云南省和谐家庭”称号。
镇总工会积极推动辖区内企业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促进职工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各项职权落实到位,制定《下关镇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大会实施细则》,帮助企业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率达99%,建立完善了316个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制率达98%,使职工维权工作在制度上得到保障,非公企业在推进厂务公开和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以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为主线,以贯彻落实《云南省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为载体,以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工资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为重点,以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和谐共赢为目标,镇总工会扎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先后指导和帮助辖区1073个企业与工会签订73份集体合同、254份工资集体协议、202份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覆盖职工10332人,会员8309人,签订率达98%。
为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范化建设,准确、客观、及时反映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情况,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实效性,镇总工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机构,镇总工会主席和副主席为组长和副组长,20个社区工会主席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镇总工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工会推动、各方协作、劳资互动”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并按照要求建立和规范台账工作。为提高针对性,镇总工会还指导辖区单位规范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妥善解决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问题,为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协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操作依据。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彰显主力军作用
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推动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为主题,镇总工会围绕影响企业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师徒结对、节能减排等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举办了“宏星杯”汽车技术技能比赛、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操作技能竞赛、财务知识竞赛、丝网花制作比赛、礼仪化妆比赛、中式烹调比赛、砌筑抹灰竞赛等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内容形势多样,成效明显,在全镇形成轰轰烈烈的竞赛热潮。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镇总工会先后举办40期工会干部培训班,组织社区和基层工会的29名工会主席参加全省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组织15名一线职工参加大理州总工会第三批健康疗休养。在大理恒源汽车集团、大理州宏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大理市泉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天城大卖场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提高了职工的专技特艺、操作本领、技术等级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镇总工会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幸福社区、兴国社区、兴盛社区、大理惠丰集团、大理市泉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上实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大理州宏星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单位积极参与,共有1686名职工、76个班组参加活动,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劳动竞赛局面。
选树榜样,和谐发展。镇总工会认真开展“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培养、选树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1名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荣获“全国优秀工会主席”称号,1名工会干部荣获“全国职工书屋建设先进个人”称号,1名一线职工荣获“云南省再就业创业十佳女明星”称号,2名女职工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1名农民工荣获“云南省十佳农民工”、“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推进企事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镇总工会通过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有奖征文竞赛、“同心共筑中国梦,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有奖征文竞赛、“幸福大理我参与”演讲比赛、“工会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竞争意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使他们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镇总工会切实加强“职工书屋”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职工书屋藏书6大类、2018种,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配备7类健身器材。各基层工会按要求普遍建立“职工书屋”,满足了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基层工会共开展文体活动639次,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在活动中充分体现。
强化职工维权 服务社会和谐稳定
镇总工会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了解并如实反映困难职工再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先后为失业职工提供了1373个就业岗位,帮助1380人创办了经济实体。
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镇共建立1974户困难职工档案,45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档案。去年,镇总工会在春节、国庆等节日慰问困难职工9793人、慰问金额306.09万元;为39名困难职工办理了临时救助,救助金额7.8万元;中秋、国庆节慰问困难职工216人、慰问金额15.12万元。审核办理特困职工救助证1305本,发放爱心卡1290张、金额89.3万元。为67名下岗失业职工和大学生办理了创业无息小额贷款,共发放贷款382万元。帮助254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发放爱心助学金96万元,组织辖区职工参加云南省总工会十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41124人次,收取互助金316.4万元。通过及时快捷服务,把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