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6年4月11
星期一 第604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赏野花 杨中显 行书 沈毓兰 苍松图 春风化雨伴我行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16年三月街民族节公告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春风化雨伴我行

□ 作者 ○李绘宇 李文义 2016 年 04 月 11 日 星期一 阅读:31

轻抚《春风化雨》这本书,封面的春意盎然和灵动的笔墨告诉我,希望其实一直都在,萦绕于心灵的高处,从未走远。

父亲离去一百多天了,老人家未曾料到他那些再简单不过的诚信故事会出现在该书中。独特的教育读本既满足了我思念父亲的心理需求,又滋润着我承德向上的善感之心。

疯狂的思念伴随着深刻的体会。父亲生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但他身上那些与苦难有关、与美好有缘的小故事,也许正是苍洱大地上许多善良人的缩影,这些缩影不仅在他生前也在他离开后反复出现。如果说一本诚信备忘录是父亲生前我们亲眼目睹的美德进行时,那么他对党、对政府、对亲朋好友、对邻居们的深厚友谊和感恩之情则是他过世后偶然播放的一部回忆录。

2015年7月6日,带着平静的悲痛开始整理父亲的遗物。除了33年农村教育中得到的荣誉证书以及亲笔所写的读书笔记、对联创作手稿外,一本旧笔记本的出现如一幅透明的画,再现了一段艰难岁月中的坚韧和温情……

1983年底,淅淅沥沥的岁月记录着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在老屋倒塌后居无定所的奔波履历:一个表面平静内心焦灼的乡村教师,一个眼里有泪却不向命运低头的农村妇女,三个惊恐的学生娃娃就是当时一家子的生活写照。因为年少,具体的记忆终究是模糊的。然而,父亲却用他的笔详细记录了当时受到的帮助。在笔记本的扉页,父亲用他一贯工整、飘逸的钢笔字写下前言:“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八日上午十一时,原居东山墙突然完全倒塌,幸好家人无伤亡,也未祸及邻居,此不幸中大幸也。事故发生当日,镇政府、村公所、镇教办、社队领导赶来慰问,组织群众,为我抢搬物资、家具,安顿住所。党恩、政恩、民恩感激不尽。一连数日,亲友、同事纷纷前来慰问,出谋划策,助言、助钱、助劳力……”

自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这一生都在无偿地帮乡邻们撰写对联,甚至熬夜帮乡亲们草拟祭文、申请书、介绍信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文书,达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病初愈的老父亲还兴高采烈地反复推敲,为村委会以及社里的活动中心撰写出与时俱进、劝人崇德向善的门楣对联。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不是党员的父亲一直都告诉我们“要爱自己的党,爱自己的家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仅是对身边的人,也是对党和政府应有的态度!”

原来,历经苦难却充满感激的心灵和真心向善的美德是圆融无碍的一对翅膀,足以翱翔在广袤的人生的天空。

遥望往昔,父亲日常行为习惯中体现出的感恩以及爱国爱家爱民情怀其实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可正是这些朴实的小事演绎着千百年来的中国美德、大理故事。我毫不怀疑,这些小事就是发生在我身边,影响我一辈子,乃至影响无数后代子孙的美德故事!

虽然,这些小事随着父亲的远去变得若即若离,然而,我坚信,任何一种美德都可以穿越时空,都会源远流长!想必,这也是父亲用文字这种无声却强大、持久的力量记录一切美德故事的初衷吧。记住您的好,用余生去回报;愿用您的美德,践行我的追求,正是父亲一辈子最乐意的事情。

水转云逝,美德仍需感动,更需铭记与践行!代代相传,将是最好的遇见、最美的福音。

所以,我们———他的子女,谨以纪念和回报的名义,将在“文献名邦”这片倾注着老父亲无限情感的土地上,继续沿着他的足迹,一直坚守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德的执着。

大千世界,唯有爱的心灵、美的言行可以超越时空,春风化雨。

远方,路正延伸……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