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盛开后不久的某一天里,村子里的蜜蜂突然十倍百倍的多起来,它们“嗡嗡嗡”地,像一架架金色的小飞机,穿梭在槐花丛中。院子里闲坐的祖母说,养蜂人来了。
是的,养蜂人来了。村西的白杨林里,养蜂人已经支起了帐篷,安营扎寨,十几个蜂箱依次排开。围着蜂箱,无数只小蜜蜂飞进飞出。它们是养蜂人的信使,早已到村里的各家各户报信:养蜂人来了。
是村里槐花的香气,吸引养蜂人和他们的蜜蜂来的。村里槐树多,槐花盛开时,村庄仿佛落了一团一团的白云,大街小巷流动着槐花浓郁的香气,如果有风,香气就被裹挟着,飘到很远的地方。
村里的孩子争先恐后地涌来了。到了那里,却又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望着,害怕蜜蜂把自己当做入侵者,不分部位地“亲吻”。养蜂的夫妻俩是中年人,很和善,看到孩子们来,笑眯眯地端出一碗黄澄澄的蜂蜜来,一勺勺地,舀给每一个孩子喝。当年我是其中的一个孩子,当然也享受到了这一大勺蜂蜜。蜂蜜入嘴后,甜而醇香,我不住地咂嘴,回味无穷。
从此,孩子们放学后便有了好去处,去看蜜蜂。蜂箱前,养蜂人夫妻俩都戴了像纱巾一样透明的头罩,在忙忙碌碌。有时忙完了,两人就闲坐一会儿,和孩子们说说话,解答一些孩子们的疑问。
孩子们于是知道了,蜜蜂有个小小的蜜囊,是用来盛蜜的,蜜囊虽小,但蜜蜂辛辛苦苦采集成百上千朵花的蜜后,才能装满。它们也从不贪食自己采的蜜,若是在归途迷了路,即便是最终被饿死,自己也不取用。
还知道了养蜂人的生活也很辛苦。有花的地方大多在郊外,帐篷也大多搭在野外。帐篷里不通水电,晚上经常有蛇、蛤蟆等钻进被窝里,在睡觉时突然摸到它们,会惊出一身冷汗。夏天太阳炽烤着帐篷,帐篷里连空气都是热的。要是赶上雨天,里面就很潮湿,被褥都能捏出水来。
后来,养蜂人的儿子也来了,是个帅气的小伙子。当村里的槐花开始凋落时,他随父母去了另外一处花朵盛开的地方,村里最漂亮的一个姑娘,也跟着他走了,一起从事这份“辛苦但又甜蜜”的事业。
作家苇岸说:“放蜂人是世界上幸福的人,他每天与造物中最可爱的生灵在一起,一生居住在花丛附近。”养蜂人是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这对养蜂夫妻的儿子,在异乡采撷到了他一生中遇到的最美的一朵花。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