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种欣赏,欣赏童心世界的智慧和纯真。看似稚拙的儿童思维,实际上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幼儿园创始人、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对童心充满着无限敬意,他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无暇、充满智慧。”
美国知名支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孩子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这个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童心,需要倾听。主持人林克莱特始终保持着倾听者应该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让观众听到了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
倾听蕴含着巨大的心理力量,倾听里有移情共感、分担共享,倾听里有欣赏鼓励、信任期待。倾听凝聚着无限的教育智慧,倾听里有开放的理念、民主的态度,倾听里有尊重的姿态、现代的方式。
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中指出,儿童的思维运作过程完全不受学识的支配和干扰。或者说,由于儿童尚不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因而也就不会滑入既成思维的轨道或跌入既成经验的陷阱,从而使思维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之中,产生独特的指向,获取独特的发现。大人就是应该保护孩子的思维智慧,并使这种思维的探究始终积极、持久。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艺术。每个孩子摆脱幼稚、告别无知需要一个过程,而充满爱意的倾听,寄托着憧憬,倾注着期望,满怀着向往,这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有一篇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真诚的与孩子对话,蹲下来平视孩子,分享孩子的发现,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中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先生,首先自己得成为一名孩子”保持一颗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斐斯泰洛齐也曾深情地写到“我继续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倾听是读懂童心的钥匙,引领我们读懂孩子,走进神奇的童心世界。童心世界是一个求索的世界,孩子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惊奇感,对世界充满着问询与猜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在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尽可能地去兼顾每个孩子,倾听他们,走进他们。每个孩子都是成人的一面镜子,通过倾听孩子,间接地倾听到自己的内心,接受心灵的洗涤,与孩子一同成长!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