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腊月,乡村的香味便随着时间的飞逝,一天比一天浓起来。
乡村集市上,闲人多了,小商小贩也多了。卖瓜果蔬菜的,卖鸡鸭鱼肉的,卖衣袜鞋帽的,就连平时难以见到的木制锅盖、靠背小凳、柿木案板也纷纷亮相了。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询问着各种物品的价格,谈着物价的高低贵贱,侃着各自的家长里短,倏忽间,就到小年。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爷爷要上天。”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烙火烧馍,大馍里面包肉菜,小饼里面夹白糖。烙好后,先供奉在“一家之主”灶君前,请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的鞭炮声中,香渐浓,年将近,乡村更加热闹了。
此后的几天里,结婚的人比往常多起来。原来,灶君上天述职,凡间无神管事,青年男女不用再请算命仙儿看日子,就可以“混好”结婚了。于是,村里天天都能听到结婚的鞭炮声、唢呐声、欢笑声,更能闻到结婚人家宴请宾朋的酒菜香味。
这时的乡村主要街道,早已不分是否集会日子了。年货堆积如山,叫卖声此起彼伏,大街小巷,除了热闹还是热闹。
父亲提着竹篮去办年货。割一块猪肉,称两块豆腐,买一捆鞭炮,置一些干菜。刚拿回家,想起还要买春联年画,购糖果瓜子,便拿了袋子又出去,顺便还买回两瓶酒,可到家后发现还没办全,于是再次走上街头。
母亲已把各个房屋打扫拾掇妥当,开始扎进灶房蒸馒头、做花馍。蒸馒头很简单,和好面后,揉成圆形,上笼蒸熟就行了,但做花馍绝对是个技术活儿。软软的面团在母亲手中经一揉、一擀、一捏,再用菜刀一划,形态各异的动物便成了形。花馍蒸熟后,或是活灵活现的小猴、小猫,或是憨态可掬的小猪、小狗,一个个惟妙惟肖,还有插着大枣的枣花馍,看一眼就会喜笑颜开。
接下来就是“下锅”了。麻花需要炸,煮好的肉块需烧红,还有炸花生、炸供品。这些都要放在油锅里加工。这个时候,腊月的香味已经弥漫乡村的角角落落。
大红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大红的鞭炮响起来。除夕的饺子盛在碗里,吃在嘴中,香在心头,腊月的香味伴着欢声笑语飘向乡村的夜空,一个团圆、祥和、温馨的中国年也便扑面而来。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