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冒雨到达清碧溪下潭,仿佛和清碧溪有预约,雨居然停了。云层中还透出几丝阳光。一种真挚的纯净的氛围,让人疲惫的身躯立刻得到短暂的安歇。
碧溪之水清,可以养我眼,碧溪之水绿,可以盈我心。这一泓碧绿如玉饱满如盈的泉流,这一脉满眼温润却奔涌不息的泉流,这一条涧水三叠溪流三咏的泉流,为固执提供缓和的韧带,为燥热提供清凉的慰抚,为倦怠的状态提供充盈的感慨,为隐逸的内心提供朗健的启示,所以,每次我心似乎有无处可诉的苦闷,或因生活缺乏一种可以朗健轻盈的状态时,我总是到清碧溪静静地走一走、看一看。和我来的有时是我的朋友,有时是我的学生,而这一次,是我的孩子们。
清碧溪流淌于马龙峰与圣应峰之间,溪水沿陡峭的山崖蜿蜓下泻,形成上、中、下三潭。潭水明莹,清碧如玉,故而得名。明代学者杨慎在《游点苍山记》中记载:“西南有一溪,叠愕承流,水色莹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宝玉之丽,其名曰清碧溪。”
清碧溪下潭以明澈奔放吸引眼球。潭水清碧如玉,三丈方圆,水清石丽,潭底小石,或青或白,能看清石上的纹路,太阳照着,像晶莹剔透的宝石在闪光。潭中铸观音石像,如浮在南海碧波之上。潭水沿石块飞奔而下,乱玉琼珠,奔涌不息。
中潭以清碧灵动感染内心。一泓清水,积于悬于陡涧峭崖之下,澄洌莹澈,白石布底,翠碧右肾。几十丈光滑笔直的巨峰两相对峙,形成一个狭窄的山口,一股清泉从悬岩峭壁中悬流倾泻,汇集成潭。飞瀑依次从岩上跌下,飞花点翠,远观如娟似帘,飞扬灵动;近看如玉珠落盘,溅落无息。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这样描述:“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早日射其中金碧交荡,光怪得未曾有。”
上潭以奇绝丰盈点染心灵。上潭在中潭的崖上偏北角,潭的周围全是岩石,潭水形状像个钵盂。水从潭底喷出,水光深碧,清澈见底。盂满水溢,便从崖缘流下来注入中潭。李元阳这样描述:“源出山下石间,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石,错如霞绮。”相传,潭面如有漂浮的枯枝落叶,就有山鸟衔去,以保证潭水的纯粹。
我最喜欢上潭,我在上潭看到的是溪水的最初宁静之态。一潭不食人间烟火碧绿,一种天籁无息的宁静,居然和充盈奔涌,构成了互为依恋和交相辉映的绝好景致。清澈之水,无声无息地在岩石根渗出、汩出,聚合成为一个安详之潭。然后从潭口流出一线银练,接着在崖上跌落成瀑布,又依次落差成为两个幽潭,最后在狭长的幽谷中一路欢歌而下,时而是水落石出,时而是幽咽乱石。
上潭边峭壁上,有明太守杨邛嵊手书“禹穴”两个大字,极为显眼。几株杉松挺立两旁,山雨又来,路滑悬崖,为安全计,只得罢游。坐缆车下山,穿行在云山雾海里。
曾经三潭难为水,除却碧溪不是溪。在亲赏潭影波光的幽异之后,突然想起徐悲鸿歌咏清碧溪的诗句:“果然一洗髓,自觉梦魂青。”虽说兴尽而止,终不辜负清碧溪之约。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