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9月9
星期三 第463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我市以法治为引领推动平安大理建设 大理州老干部大学2015年开学典礼举行 云南白药清逸堂公司举办“狂欢节” 图说明 洱海治理的难题及对策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洱海治理的难题及对策

□ 作者 杜宝汉 2015 年 09 月 09 日 星期三 阅读:15

1996年秋季洱海蓝藻爆发以后,州委、州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治理洱海,洱海治理经历了“三退三还”、“六大工程”、“四治一网”等几个过程。

今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在大理洱海边仔细查看生态湿地时指出:“生态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人间。”省、州两级政府把洱海保护提到了更高的高度来抓。最近省九湖督导组到我州调研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时强调:“以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洱海保护工作,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由于,国家、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州委、州政府扎实有效地抓好洱海保护工作,洱海生态环境逐渐好转,近年来洱海水质保持在地表水标准的Ⅱ类至Ⅲ类之间。今年1至4月洱海水质为Ⅱ类,5至6月为Ⅲ类。

洱海的水质目标为Ⅱ类。然而,目前洱海水质还不够稳定,受季节性变化和光照强弱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来讲冬春季节水质好,夏秋季节水质差;天阴下雨蓝藻少,光照强烈蓝藻多,说明洱海生态环境还存在问题,要使洱海水质常年保持Ⅱ类,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关。

洱海的污染源有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三大类。点源污染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面源污染有湖面降水溶淋尘埃、山地面源、农业面源、城镇面源、地下水面源等;内源污染有动植物残体、沉积物分解释放的污染物等。面源污染物和内源污染物占整个洱海污染物总量的90%以上。点源污染可以通过截污集中处理;面源污染除了农业面源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肥、节水灌溉措施等控制一部分,其他的湖面降水、山地面源、城镇面源、地下水面源,目前还无有效的治理措施;内源污染通过底泥疏浚治理一部分。所以,湖泊的污染是多方面的,污染物大量是来自于面源污染,而且是人为难于控制的。

治理湖泊污染一是靠人为治理点源污染和部分面源污染;二是要靠湖泊自身净化能力来消解大量入湖的污染物。湖泊的自净能力就像一个健康人的机体,其免疫能力很强,可以抗御外界病毒、病菌的侵害,对于外界进入肌体的营养物质,能够正常消化吸收,同时也能进行正常排泄。相反,一个不健康人的肌体,其免疫能力很低,不能抗御外界病毒、病菌的侵害,同时对于进入肌体的营养物质,也不能够正常消化吸收、排泄,遇到外界的侵袭就容易生病。湖泊自净能力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微管束植物、鱼类、微生物等水生生物组成,物种丰富多样,结构合理。当外界污染物质进入湖泊以后,首先被浮游植物、水生微管束植物等吸收,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食性鱼类摄食浮游植物,底栖动物和鱼类摄食浮游动物,草食性鱼类摄食水生微管束植物,肉食性鱼类摄食其他鱼类和底栖动物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食物网。鱼类是湖泊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顶级群落,经过从低级到高级逐级的摄食与被摄食,最后进入湖泊的营养盐都富集在鱼类和螺类身上。通过人类捕鱼和捞螺将湖泊的营养盐向湖外转移,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生态平衡,从而起到湖泊的自我净化作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净化能力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湖泊净化能力弱。

洱海原来有浮游植物190多种、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6种,水生微管束植物56种,鱼类17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年产鱼类1500吨以上,螺类2500吨以上。洱海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食物网结构非常完整,相互之间相生相克,环环相扣,生态系统内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形成良性循环,生态平衡,自净能力很强,水质良好,常年为Ⅱ类水质,贫中营养,透明度达到10米以上。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对洱海进行了一系列不合理开发利用,修建电站、引进外来鱼种、酷鱼滥捕,占滩建鱼塘、占滩建房、围湖造田、网箱养鱼等,导致洱海原有物种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食物链、食物网结构简单化,生态失衡,自净能力急剧下降,蓝藻爆发,水质恶化。

因此,治理洱海除了采取一系列污染治理的工程措施外,更主要是要提高洱海的自净能力,这也是治理洱海的难题。提高洱海自净能力,一是要恢复洱海鱼类多样性,放养不同层次、不同食性的多种鱼类,繁育土著鱼类,并为鱼类创造产卵场所和洄游通道。二是要控制外来鱼类的影响,引进天敌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外来鱼类的种群数量,减轻外来鱼类对其他鱼类的影响。三是要恢复沉水植物,使沉水植物的种群结构合理,生物量增加,大量吸收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并适时打捞水草,防止水草二次污染。四是要控制蓝藻增殖,增加浮游动物的种群数量来大量摄食蓝藻,增加底栖动物种群数量,特别是螺类的种群数量,螺类在控制藻类繁殖、净化水质方面作用显著。洱海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构建将会大大提高洱海的自净能力,也才能实现洱海常年Ⅱ类水质的目标。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