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扩大医院规模,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作为大理市卫生资源调整重要内容的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二期)门急诊楼、医技楼工程,以及依托改扩建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的“大理市急救中心”,历经一年多的施工改建,现已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8月31日,新建成门急诊楼、医技楼正式开诊,数千名病患者在新楼进行诊疗的同时,还享受到了温馨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诊疗服务。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新建门急诊楼、医技楼建设进行规范设置,走进新楼,就像进入了一座四合院,合理的布局,明亮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成的门急诊楼、医技楼位于泰安路原外科楼旧址,共有八层。工程建筑面积2.83万平方米,较原使用的门诊综合楼增加了近2万平方米,其中楼北侧一楼至六楼还分别与住院大楼的住院部大厅、内镜中心、内分泌科、呼吸科、心内科和神经内科原病区相连接。
开诊第一天正逢周一,门诊患者较多,医院在门诊大厅、各楼层候诊区域都安排了导诊人员为患者进行导医服务,患者按病种分流到不同的诊区诊疗,同时,所有挂号收费窗口全部开放,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方便。医院新门急诊楼、医技楼开诊首日接待患者一千五百余人次,基本等同于平日就诊量,门诊的搬迁工作并未对医院正常诊疗工作造成影响。医院院长李军介绍,新门急诊楼、医技楼的投入使用,明显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优化了就诊流程,医院将会根据使用情况不断持续改进,最大限度的减少门诊诊室搬迁给患者造成的不便,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医院将每天安排10名以上的导诊人员在门急诊楼、医技楼各区域为患者服务。
这所总建筑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门急诊楼、医技楼,其设置严格按医院等级要求规范布局,诊室布局合理,服务人性化,不仅能有效改善就医者的看病环境,也大大提高了接诊能力,便于患者接受联合诊疗。从挂号到分诊叫号,从采样检验到提取检验单,从就医到取药等就诊的各个环节,都引入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图像和语言提示自动完成。同时,在各区域提供的“银医一卡通自助服务系统”,可进行自助挂号、缴费、查询清单、打印报告清单等综合服务,在设备上就可自助完成当日挂号及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检验、医技检查和治疗等一切费用的缴纳,能很大程度地改善就诊秩序、优化就诊流程,使就医者减少等候时间。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51年,是云南省首家(1993年)通过评审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卫生应急为一体“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73.51亩,开放床位950张,在岗职工1100名。设有13个职能科室,16个临床科室,20个病区,7个医技科室,有38个二级专业,设有“大理州微创外科诊断治疗中心”和“大理州肢体残疾康复中心”两个州级诊疗中心。其中,该院的普通外科、消化科、骨科和临床护理专业是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相信,在全新的医疗环境下,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会继续秉承“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文化建院”的治院方针,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和优良的诊疗秩序为患者提供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成功打造滇西地区现代化综合医院奠定坚实基础。
杨咏梅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