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理清朝时期的门楼
5、民居门楼 大理民居建筑,十分重视门楼建盖。门楼不仅仅是一户民居的主入口,其型制、大小还充分代表房主的门第及显示着户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因此,在大理不管什么民族,什么阶层,在住宅建造时总是把门楼作为重点来考虑。从现存清朝时期大理民居门楼来看主要是有厦门楼,而有厦门楼又分为平头厦门楼、出角厦门楼(含牌坊式门楼和三滴水门楼)、歇山顶门楼。平头厦门楼一般为普通人家采用,出角厦门楼、歇山顶门楼多为官宦人家和大户人家采用。现存清朝时期大理民居代表性有厦门楼有:(1)黄绍魁故居与士大夫弟门楼。黄绍魁,清朝乾隆年间进士,其故居位于云龙县诺邓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一颗印建筑。士大夫弟门楼原为“五井盐课提举司”大门,提举司外迁后便成黄氏家族私宅区,族人便将提举司大门改造成登载黄氏家族科举功名的题坊,并更名为士大夫弟。该门楼梁柱、门墩所用石材厚重,砖雕细腻,为大理州境内现存的,独具中原汉族建筑特点的,歇山顶砖石牌坊门楼。(2)御前侍卫府门楼。李根长,白族,获清朝乾隆癸卯科(1783年)武举,已酉科(1789年)进士殿试第十七名,钦点“御前侍卫”。其“御前侍卫府”位于大理市海东镇名庄村,建于清乾隆辛亥年(1791年),为当任御前侍卫期间多次奉檄征战,屡立战功,后于征讨湖北教匪中战死沙场,旌表牌坊门。这座奉旨建盖于李根长宅院前,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三开间牌坊门楼,竖于石砌高台,高大威武,明间正面檐口挂有“圣旨旌表”“钦点御前侍卫府”两块匾额,又增威严。门楼造型古朴,雕刻精致,现除两块牌匾于21世纪初被盗外,较完整地保留了当时的建筑工艺。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而旌表牌坊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特有的表扬性建筑,目的是藉以教化人心,而作为表扬性而建的御前侍卫府门楼,有着牌坊与三滴水门楼的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此年代之前大理现存的牌坊式门楼多用于衙署、官修寺庙、文庙书院社学、祠堂、府第等大式建筑,民居中还没有出现过类似三滴水的民居门楼。因此,御前侍卫府门楼成为研究牌坊式门楼与白族民居三滴水门楼形成的重要实物资料。 (待续)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