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和友人夜游海边赏月。自然而然,就谈论起与保护洱海有关的话题来。
洱海毫不吝啬,给予了大理人太多太多的恩惠,让大理人做着一个又一个梦想。洱海滋润着大地,灌溉着良田,哺育着万物生灵。
后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机动船的普及,外地游客的蜂拥而至,洱海“母亲湖”承接了过重的负担,洱海水失去了早先的清澈碧蓝,湖里的生物日渐稀少。为了满足舌尖上的鲜味,洱海里有了网箱养鱼,继而又放养了大量的银鱼。为了满足游客的雅兴,机动船乐此不疲游荡在水面上。如此一来,洱海水被严重污染了,清清的洱海水变浑浊了。
看到洱海变了样,人们感觉到了洱海的危机。于是,党和政府及有识之士,率先发出呼吁,要爱护洱海,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和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八个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打一场保护洱海生态环境之战。
随着保护措施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洱海里再次取消了网箱养鱼,杜绝了银鱼放养,取缔了机动渔船,再次退田还滩、退塘还海、退房为湿地。经过努力,洱海得到了保护,水质也清澈起来,“母亲湖”又逐渐焕发出美好的容颜。
然而,对于洱海的保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得加强紧迫感、使命感,还得要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而且要持之以恒,直至千秋万代。对沿海的农家乐、客栈旅馆、旅游休闲场所,必须严加管控,不准污水、粪便、垃圾、废物、油渍、化学洗剂等有害物质流入洱海。谁违反了,该教育则教育,该处罚则处罚,该制裁则制裁,绝不姑息迁就、心慈手软。唯有如此,保护洱海才不是纸上谈兵,才不是口头空话。
“洱海清,大理兴”不是口号,是客观规律,是人们心中的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尊重客观规律,大理才会青山永在、碧水长流,大理才会健康发展,大理之美才能永恒,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