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6月8
星期一 第398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隐居高原湖自清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举行《大理市大理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听证稿)》听证会的公告 (第1号)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公告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隐居高原湖自清

□ 作者 王榆柏 2015 年 06 月 08 日 星期一 阅读:29

我没去过杭州西湖,不过,如果作为旅行去选择,我多半不会去。我害怕淡妆的西湖因为水质已经变浑,晴中不见潋滟,雨中未显空蒙,打捞不起西湖在我心中的美丽画面;我害怕环绕西湖的都市浓抹的喧嚣,扰乱西湖在我心中淡泊情怀。毕竟,西湖那么多密密麻麻的的文人脚印,重重叠叠的舞榭楼阁,曼妙翩跹的诗文,龙飞凤起的楹联,苍松环绕岳飞坟,疏影横斜处士林,甚至是白堤的垂杨,苏堤的亭子,苏小小的倩影,白素贞的传奇……都需要从容信步的心态,慢腾腾地去泡开其浓郁的文化积淀。而这一切,都依赖一抹清澈而流动湖水去承载,去稀释。可以想象,见惯了绿油油、清幽幽的高原湖泊的我的眼睛,在清澈不存的杭州西湖上游览,该是多么的黯然。

但是,大理洱源的西湖,我是常去也常游的,仅仅因为那里有一湾清澈了千年还依然清澈的湖水。大理西湖是高原断陷湖泊。四季有清泉由湖底渗出,与山脉相通,与暗流相连,不温不火,不暴不溢。能有源头活水的,必定保持着纯粹通透,所以,这里的水充满了母性特质纯净与充盈,清澈而丰满。

水乡西湖坐落于洱源县佛钟山麓、苍山云弄峰下,湖中的六村(张家登、清水塘、东登、中登、南登、海塘)一岛,全由这一塘湖水相连。村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人,连接这七岛六村的,无非就是几堤芦苇、几畦菜地、几垅古柳,环山倒影,碧水翠苇。湖中菱荷青青,芦苇摇曳;四周的田园屋舍,依湖而建。湖中的芦苇睡莲,一片接着一片,水中栖息的水鸟,一群陪伴一群。西湖的水质极优,弓身捧起便可饮,清凉而甘甜。湖面清澈明净,鱼翔虾游,水草摇曳,朗朗可见,楚楚盈人;舟至而浮萍自然移开,临近而水鸭远去,徒留下船桨的划痕,和水鸭掠过水面溅落的水珠,引你痴想觅寻。荡舟西湖,如同进入“一片琼瑶水,千重翡翠山”的画境之中。明代进士张相侯赋诗赞美道:“图画出天然,人家水镜园。绿垂沿岸柳,青飏几村烟。山翠含前浦,渔歌出晚船。桃园何处是,即此是神仙。”

公元1639年的三月,徐霞客游至西湖,用诗一般瑰丽的语言,在《游记》里描绘了西湖的湖光水色:“湖中菱蒲泛泛,多有连芜为畦,植柳为岸,而结庐于中者。汀港相间,曲折成趣,深处由旷然展镜,夹处则悠然罨画,翛翛然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徐霞客认定,就山水的搭配、人与自然的融合而言,大理西湖有杭州西湖所无法比拟的美。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大理的西湖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份纯粹的美丽。

一个被人称之为“高原水乡”的泽国,一个在史籍中被反复提及的“烟渚渔村”,一直有芦荻泛鲜碧水缭绕的绿色家园,一个六村七岛相望、舟楫往来的白族渔乡,一直深深地隐藏在云贵高原的一隅,天生丽质,能为我保留一抹清丽,望一眼让人流连忘返,游一回让人沉醉忘归。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