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我市的一个传统工业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市农副食品加工业稳步发展,其在工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特色经济中的支撑地位、生态建设中的关键地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达15户,占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74%,从业人员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20%,今年1-4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39亿元。目前,已拥有“苍洱”牌啤酒、“风花雪月”牌啤酒、“欧亚”牌牛奶、“下关”牌沱茶、“宝焰”牌茶叶、“松鹤”牌沱茶等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已经形成了以大理啤酒、下关沱茶、欧亚乳业、娃哈哈食品、来思尔乳业等一批拥有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水平、省内较先进的工艺设备水平的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名牌品种多、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体系。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已逐渐向工业园区聚集,逐渐形成园区聚集效应,除在大理创新工业园区发展外,还扩展有银桥绿色食品园区。
针对我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总体规模小、融资渠道不畅和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等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市将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进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构筑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工艺技术与高新技术的集成与优化,逐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以全市七大产业为主导,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进一步抓好优质原料种植、养殖和饲养基地建设,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经营环境,实现原料生产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加速形成我市名牌产品的群体优势,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现有的名牌产品,要继续巩固提高,保持优势,加大宣传,重点发展,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新的名牌产品。积极鼓励大型食品企业、龙头企业对食品物流予以人、财、物的投入,采用多种方式组合、培育食品物流企业。建立并实施食品物流企业准入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对食品行业物流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环保、科研、企业相结合,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着力解决农副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回收与综合利用。注重开发新资源,研制新产品,促进农副食品环保科学和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孔 颖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