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下关,气温渐渐高了起来。正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下来,振兴街的马路牙子散发着热气。老旧的炭火盆后,冯伯娴熟地剥开苞谷,象牙白的穗子如流苏一般,饱满晶莹的苞谷密密匝匝地紧挨着,泛着珍珠的光泽。我和朋友都在冯伯这里买过烤苞谷,远远就能闻到那股粘稠的香甜味。炭火撩过,金灿灿苞谷焦而不硬,滋味绵长。把食物烤着吃,这大概是人的本能,也是最原始、最刺激味蕾的烹调方式。
最初的夏,也是在淅沥的雨声中开始的。树叶还在枝头盈盈地绿着,雨滴急切而焦灼。雨帘后的冯伯白发萧疏,如同燃过的炭火,岁月化为纵横交错的皱纹爬上他的脸颊。他一会儿看看行人,一会儿又将深邃的目光投向浓云密布的天空。匆匆赶路的过客,挑着生活的担子,揣着各自的心事,来不及去触碰冯伯殷切的眼神。大理人很能吃苦,我见过七十多岁开拖拉机来赶集的老大妈,还有不少白发苍苍的长者挑着担子卖时令蔬果,向游客贩售缅桂花……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去猜测他们的故事。
七十多岁的冯伯没能像其他老爷子一样顺利地过上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儿女收入不高,患病的孙女每个月的医药费是家庭沉甸甸的负担,压得人差点喘不过气。每天他都要起早贪黑,上午在菜市场卖新鲜苞谷,下午带着炭火盆出来摆摊,直到夜里十点。冯伯的故事是朋友告诉我的,一直坚持公益的他发起了一个“买苞谷”的爱心活动,要想为冯伯增加太多收入不现实,只能让老人早点卖完提前回家。电话里,冯伯的山东乡音浓重而亲切。说不上几句,他又要去忙碌了。这几天,他的生意很好,老爷子很高兴。
小涅说,冯伯总是平静而谦和,笑容明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心底放着家人的希望,还有对好心人的感恩。《圣经》里说:“有福的人,必须活得像一棵树———不寄望他人,牢牢地扎根在生活的洪流里,不疾不徐,不蔓不枝,按时开花,按时结果,叶子永不枯干,风雨中才更见翠绿”。对我来说,冯伯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做公益见过太多相似的人,承受着各种不幸,很多人在苦难中沉沦,也有不少人像冯伯一样坚持着,只要他屹立不倒,这个家就能撑下去。他们是城市里一道固定的风景线,他们是千万老父老母的缩影。
(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意达的花”或“pengyangyang1218”,可查看作者的更多美食文章。)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