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5月18
星期一 第383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振兴街烤苞谷父亲的味道 李氏墓出土陶俑 阅读小普陀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洱海保护大家谈”有奖征文启事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 作者 孙沁南 2015 年 05 月 18 日 星期一 阅读:7

(四)大理清朝时期的门楼

1、宗祠门楼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巍山南诏王室“蒙氏宗祠”是大理最早的宗祠。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从此大理也与全国各地一样,祠宇建筑到处可见。现存大理清代宗祠门楼有:(1)蒋公祠门楼。蒋公祠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大理鹤庆人,清末腾越总兵、贵州提督蒋宗汉的祠堂。是清王朝为褒奖蒋宗汉镇压杜文秀起义有功,谥“壮勤”,而建祠。也是大理现存清代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祠堂。 (待续)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