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5月12
星期二 第379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春天不会发言 山乡布谷 也许你该去趟渔夫音乐 “洱海保护大家谈”有奖征文启事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山乡布谷

□ 作者 宋殿儒 2015 年 05 月 12 日 星期二 阅读:14

每年麦子起身扬花结穗的时候,家乡的田园村落就会到处回荡起“布谷、布谷”的鸣叫。这种会叫“布谷”的鸟儿,家乡人把它叫作布谷鸟和勤耕鸟。因为,家乡人说,布谷鸟是老天派给百姓们的勤耕鸟,该到种瓜种豆的时候,它就飞来了。它们一来到田园的上空,就会一边飞翔,一边“布谷、布谷”的鸣叫,一直叫得各家各户都春心思田,赶着黄牛扛着犁,躬耕肥田,播种稼禾,直到夏秋庄稼收获到家,才会无声归去。“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清代文学家姚鼐的这首《山行》,描绘的就是布谷声中潮涌潮动的春耕景象。

布谷鸟也是我童年时代的记忆鸟,每每听到布谷鸟鸣叫的声音,我就会想起艰苦而又快乐的童年。那时候,我们在家乡最喜爱的鸟儿有两种,一种是能唱一嗓好听歌儿的金翅鸟,一种就是并不好看,而叫声能让人心生春情的布谷鸟。布谷鸟在老百姓眼里是一种实在鸟。春夏时节,每当人们都还沉睡的时候,它就早早在村里巡回“布谷、布谷”的鸣叫了。乡亲们有了布谷鸟,就好像家里放了一台定时钟,误不了农活儿。

布谷鸟总是在飞翔的时候才“布谷、布谷”地鸣叫。这也许就是我们捉不住它的主要原因。为了捉住布谷鸟,有一次我们几个娃儿竟然还异想天开的想,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个飞行员,驾着飞机上天去捉布谷鸟。那时候我们都特别向往飞翔,有一个小伙伴后来还真的成了一名战机驾驶员。有一次他回家探亲,我们童年好友聚会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飞上蓝天,捉住布谷鸟了吗?”一声布谷,一汪乡愁啊!那一天,因为布谷,我们不由相拥热泪。遥远的布谷让我们重新回到了童年,一声布谷,也勾起了那些快乐的时光……

不仅如此,在我们的丰厚文化海洋里,也不难找到布谷的身影。李白听到布谷的声音,就不由想到了远在异乡的亲友,伤痛和思乡就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因而提写出千古不灭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人秦观也在声声“布谷”里吟哦“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

我们这代人的根一直深扎在那片苦涩而又香甜的土地上,村落和瓦楞,田园和乡鸟,都是维系我们乡愁的心灵家园,是布谷把我们带进了童年的故乡,布谷鸟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美丽的思乡鸟。夏天来了,布谷来了,我们人生又一个收获的日子就跟着来了。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