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4月2
星期四 第355期

大理时讯花甸坝 如果你爱孩子 生命在于拼搏 清明祭祀要注意防火安全

第4版:花甸坝 PDF原版PDF下载

如果你爱孩子

□ 作者 金美丽 2015 年 04 月 02 日 星期四 阅读:11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爱孩子就是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在最舒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所以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吃最好的、用最贵的、穿最奢侈的等等,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当父母无力承受的时候,孩子就会心理失衡,会有抱怨情绪,甚至还会做出过激行为。

为什么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却不懂得感恩,甚至还会恩将仇报?这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家长,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2012年10月,“中国式接孩子”这个词被一位网友在南京造成,很快变成网络热词。它形容了如下场景:一所小学快放学了,门口就如集市般热闹,各种交通工具,汽车、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聚齐,几乎阻断了交通,家长们翘首以待。孩子们出来了,家长们纷纷迎上前去,接过孩子的书包,然后递上零食饮料,嘘寒问暖一番,然后护送上车,直接运回家,然后便是伺候他写作业、吃饭、再写作业。有各国生活经历的网友纷纷吐槽,经确认只有我国才有这场景,故被命名“中国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代孩子将来可能的样子:缺乏乐观精神,缺乏生活情趣,能够热爱生活的人可能凤毛麟角。他们没有自己的见解,不喜欢从自己的实践和经验中找答案,过分依赖他人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样的习惯最终会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地生活。

一则中国留日学生机场弑母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于80后“独一代”教育问题的关注。

这个血淋淋的悲剧似乎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当父母的常常说:孩子,只要你一心念书,我们为你做什么都愿意。然而,他们无私的爱却可能让孩子的未来折翼,甚至酿出一个个家庭悲剧。

中国式父母的形象———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过度的关爱,其实是可怕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塑造与养成。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父母就不遗余力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脸地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而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的孩子,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长久地爱一个人,他或许会渐渐忘记那是爱,而会觉得那是应该的。那么,想要你的爱被珍惜,你就得学会,走开一会儿。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们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

让孩子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健步如飞。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