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3月23
星期一 第347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金银粉大方广佛华严经写本·明代 梨花照亮的山坡 悬崖守护的温润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 作者 孙沁南 2015 年 03 月 23 日 星期一 阅读:11

三)大理明朝时期的门楼

(7)观音塘门楼。观音塘又名“大石庵”,位于大理古城上末村,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将岑毓英重修。该庵山门为中间高两边低的飞檐斗拱牌楼式门楼。现看到的门楼为当代重建之物。(8)中和寺门楼。中和寺位于大理苍山中和峰,始建于明代,清多次重修,康熙皇帝玄烨为寺题了“滇云拱极”的匾额,是滇西享有盛名的道观与佛寺。该寺山门是用大理苍山所采石材建盖的照壁式门楼,门楼中间供奉有弥勒佛,左右各开供朝山行人走的石券门,为现代重修。(9)感通寺门楼。感通寺,旧名荡山,又名上山寺,位于苍山圣应峰麓,始建于唐僖宗时,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前,感通寺因年久失修而颓圮。据明万历元年(1573年)元月,李元阳应寺僧之请撰写的《重修感通禅寺记》载:“大理紫城南十里,西入山谷,有松,寺曰‘感通’。唐初,李成眉贤者所建,以灵异殊特,故名……成化间,郡守蒋公云汉闻于镇守黔国公重修,即今殿也”。另据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感通寺记载:“三里,乃稍下,度一峽,转而南,松桧翳依净宇高下,是为宕山,而感通寺在其中焉。盖三塔、感通,各有僧庐三十六房,而三塔列于两旁,总以寺前山门为出入;感通随崖逐林,各为一院,无山门总摄……”。从上述文献可知感通寺始建于唐初,明成化年间重修,明代三塔有山门作为总出入口,而感通寺没有作为总摄入口的山门。感通寺在清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厢房等。现看到的山门为现代重修。 (待续)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