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5年2月2
星期一 第316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大理门楼发展的历史概况 养眼宜立天镜阁 走近苍山(外一章) 通  知 青花高足碗·明代 “大明年造”款绿釉陶碗·明代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养眼宜立天镜阁

□ 作者 ○王榆柏 2015 年 02 月 02 日 星期一 阅读:18

观赏苍洱搭配的胜景需要一个角度,如同娇容需要镜妆、才华需要机会。天镜阁是洱海东岸“好望角”,在这里,既能悠然见苍山,也可从容临洱海,得其环中,超然物外,是览阅苍洱胜景的天然平台。

玉案山向南延伸,余脉陡然形成一个高度,悬崖吞海,罗荃半岛浑然天成。它与天然的金梭岛悄然对峙,一纵一收,让洱海水呈S形的水弯回旋,吞吐间水深浪涌,平静时掩映蓝天。古联这样描绘:“逸峰斜插水中,东是水西是水;杰阁遥临天外,上有天下有天。”天镜阁就坐落于罗荃半岛,以其“山环吞海,澄然如镜”而得名。

巍巍连绵的苍山十九峰,需要一种远距离的角度才能一览无余,天镜阁提供了这种置身事外却得其环中的位置。有了这样的位置,观赏苍山才悦于目,赏于心。婷婷萦绕苍山的玉带云,袅袅升腾玉局峰上面的云彩,还有跟随季节时辰而千变万化的洱海的娇容,更需要一种养溢于眼、超脱于心的观赏,才能润泽诗意,趣味盎然。天镜阁提供了这种漫卷的空间和惆怅的角度:“西望银苍如画稿,海面仍开镜里天,更上一层天欲近,水围三面照苍穹。”

览苍山置身事外,临洱海处姿从容,美妙的观景平台,自然要承载美妙的神话传奇。大理地区流传最广的神话———望夫云的传说,便与罗荃半岛上罗荃法师相关联。望夫云,据说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因为无法与被罗荃法师打入海底变为石螺的猎人相爱以生、相守以生,愤郁死于苍山玉局峰,怨气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即而化雨,波涌浪兴,要把海水吹开,和爱人不见不散。把苍山高速流动而造成洱海风雨交加的天气,演绎成公主愤怒后对爱情执著追求的行动,是白族人对自然伟力诗意的构思。既然罗荃半岛一览无余地把苍山洱海融入视野,就不能置身于诗意的构思事外,于是,罗荃半岛上的罗荃法师,自然也就充当了《白蛇传》中的法海,让天然的“好望角”承载几分美妙的同时,也横生几缕怨气。

我很幸福,常驱车由环海路经天镜阁来回,车子在罗荃半岛转一个大回旋,海水的绝美景致,便在这天成的“好望角”如画轴曼妙地铺陈舒展,优雅而从容地巻开。在晴天,在月夜,在凌晨,在黄昏……每一个时段呈现不同的美感,每一种美感也会因为季节气候的不同,搭配出千姿百态的美丽。驱车经过天镜阁,大多是回老家,不论是由家沉淀而成的万般千种欲说还休的无由,还是由工作沾惹而来的欲罢不能挥之不去的无奈,在天镜阁铺陈于眼的苍洱山水画面自然的舒展里,依次消溶,慢慢变淡。

海水一马平川的清澈让人惊叹,“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描摹似有所不及;漫眼碧蓝,海天相连,远处是玉带缭绕的苍山,霞光满天,“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远和壮阔,仿佛只为此间描绘。懒懒的平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惆怅;深情的凝眸,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怨言。浪涌时,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动感;雨横时,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翻洗清秋”的弥漫。月夜是“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共鸣,凌晨是“蜀山水碧蜀山清”的喟叹……古人登楼临水,写美景抒幽思的各种体验,在这里都能得到美的再现。

史志载,罗荃半岛上曾有一寺一阁一塔,寺为罗荃寺,阁是观音阁,塔叫罗荃塔。这些古迹,现在一一得以恢复。我真心地希望,这天然的“好望角”,浑然天成的山水诗意搭配,能够永存。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