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筹融资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超前谋划,创新机制,全年累计新增政府性融资43.48亿元,未发生政府债务违约事件,确保全市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去年,我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多元化银行融资模式。继续发挥银行信贷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大理市基础产业重大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市政府与银行开展了信托贷款、发行理财产品、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信贷规模大幅增长,对全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全市全年累计新增政府性融资43.48亿元,有力推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及各类重点项目实施,全年未发生政府债务违约事件,确保了政府信用,维护了大理市金融生态城市的荣誉。
为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组织化、规范化运营,阳光化运作,促进政银企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我市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培育和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对“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2014年,在我市由民营企业发起组建的1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和1家资本管理公司获批开业;2家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成立运营,1家民营银行培育工作有序推进;10家小额贷款公司总体运行平稳,1至11月共发放贷款14.93亿元,贷款余额9.59亿元。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开展以市国资公司为主体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的资产整合、债券募投项目报批工作,积极推进大理药业主板上市、顺丰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相关工作。此外,我市积极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来大理设立工作机构。去年以来,海通证券大理洱河南路营业部成立,成功引进曲靖农商银行入驻我市,引进华夏银行、恒丰银行分支机构相关事宜正在推进中,同时积极支持、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清逸堂、惠丰房地产等公司发起组建民营银行。
在落实金融支农惠农政策方面,我市引导各金融机构拓宽涉农业务范围,加大支农金融服务力度,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4年11月末,大理市涉农贷款余额255.97亿元,同比增长21.78%,比年初增加45.74亿元,增长21.76%。同时,大力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逐步推行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房“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信贷创新,缓解“三农”融资难题。截至11月末,“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9.35亿元。
为推进全市筹融资工作持续稳健发展,我市今年将重点开展洱海保护、水利建设、安居工程、土地收储等方面筹融资工作,围绕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策划融资大项目,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做好融资筹资计划和协调工作,继续推动政银合作,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同时,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和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继续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引导国企、民企、外资等各类市场化主体,通过PPP(公私合营)、BT、BOT(建设———经营———转让)、特许经营等商业融资模式,参与洱海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协调服务工作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我市,培育和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强化滇西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功能;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推动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引导各银行机构拓宽涉农业务范围,扩展金融信贷产品,力争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村房屋抵押贷款有更大进展,推动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记者 赵 璐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