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12月31
星期三 第294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杨建国助人不停谱写壮丽耄耋乐章 杨建国助人不停谱写壮丽耄耋乐章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下关镇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市园林绿化局为行道树“穿冬衣” 城市文明呼唤“绿色交通”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奉献不止 夕阳更美

杨建国助人不停谱写壮丽耄耋乐章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三 阅读:19

40多年来一如既往地做着公益好事,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接济着一个个有困难的群众和家庭,在他发白的鬓发间无数个感动的故事在闪光,这就是助人为乐的杨建国。如今,年逾古稀的他矢志不渝、终身不悔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助人不停的行动,谱写出了壮丽的耄耋乐章。

1953年,杨建国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筑路工人,踏上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筑路征程。在筑路工地的岁月里,杨建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恩乡情。返乡探亲,看到家乡的落后贫苦状况,他把准备结婚用的钱全部给了等钱治病和买米的乡亲们;他先后为宾川县钟英乡的锁脚、哨上、皮厂三个自然村出资购置3套广播器材,让落后的山乡听到了党的声音;家乡卫生所医疗条件差,他出资购买医疗设备,让贫苦乡亲患病后能及时得到救治;他还积极捐资、捐书支援家乡办学,多次把积攒下的钱送到辍学儿童手中;单位职工家属住院交不上医药费,他也倾囊相助,只要是他能办到的事,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做。

40多年来,杨建国通过民政、残联、团委、扶贫基金会等部门向希望工程、受灾地区、贫困失学儿童、生活困难群众、残疾人捐赠7万多元,先后被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纪检干部等多项荣誉。

坎坷的人生经历让他更加懂得贫困的无助与生活的艰辛,杨建国常说:“党对我的恩情这么深,我要以雷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尽职尽责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工资虽然少,但只要能维持生活,我就要省吃俭用,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1994年至2008年间先后14次向大理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10000元;1993年至2009年间先后16次向大理州残联捐款10550元;1988年至2011年先后10次向希望工程捐款4900元;2012年云南省彝良县发生地震,他又将积攒的500元退休金捐向灾区……杨建国助人为乐事迹不胜枚举,他用自己的力量弘扬了雷锋精神和无私奉献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做到了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奉献人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今天,华发徐生的杨建国继续为大理城市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多年来,杨建国同志已向我市各类机构捐款数额达7万余元,他说“用自己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最幸福的事。”一句看似普通的话,却蕴含着杨建国坚定的个人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先进生产者、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交通厅优秀纪检干部、劳动模范、优秀政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对杨建国来说,是对他一生所作贡献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现在,杨建国和他的养子一家人依然居住在7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家里没有太多的家具和摆设,杨建国自己居住的卧室只有简易的木板床和老旧的书桌,然而窗前那副“不求功名报党恩,但求薄力献祖国”的字画是他高尚灵魂的真实写照,卧室里一个装满他多年来荣获的70多本大大小小荣誉证书的老式木箱见证着他曾经的辉煌经历。杨建国苍老的脸颊上留下岁月的痕迹,然而他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停止自己帮助别人的脚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只要我活着一天,我都会把积攒出来的钱送给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帮他们渡过难关。我能力虽然有限,但我一直会这样做。”

今年,杨建国患病住院,刚住几天就听说花了1000多元的医疗费。这下可急坏了杨建国,病还没好,他硬是要出院回家,自己吃药治疗,他说:“用了国家这么多的钱,应该出院了,不能再给国家添负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杨建国的慈善之心和助人精神从来没有随着自身境遇的好坏而有所改变。他的脉搏始终和群众在一个节拍上跳动,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充满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助人为乐,奉献不止,夕阳更美,杨建国老人以一颗永不衰老的红心,为人民群众做着奉献,犹如一棵向晚而葱的青松,挺拔在人们的心中。“我要一直做下去,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要尽我的力量来为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面对人们的赞美,杨建国老人总是这样说。

记者 郭鹏昌 摄影报道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