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11月20
星期四 第268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山里人的“老友哥”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民情日记 图片新闻 喜洲村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下关一中初中部获我省首批“身边的好学校” 鸳浦社区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山里人的“老友哥”

云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杨广助人为乐的故事

2014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四 阅读:18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大理市地税局,找到了人称山里人的“老友哥”———杨广。高高瘦瘦的老杨,热情地把笔者带到市地税局专门为他准备的一间“爱心屋”。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整齐地堆放着杨广和同事收集整理出来的各种物品,从衣物、图书、文具、玩具等用品到温度计、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具一应俱全。杨广介绍说,这些物品大多是他挨家挨户收来的,有的是同事们主动帮他收的,有的同事还帮他收拾整理收来的物品,帮他封套包装。

笔者问杨广,身为税务干部,怎么想到要收集这些物品,送给山里的群众时,杨广解释道,1990年冬天,他在农村税务所当专管员,第一次来到漾濞县羊厩村,一进村,他就被眼前贫穷的景象震惊了:天寒地冻,土地裸露,路旁,一群个子瘦小、脸颊黑黑的孩子远远地跟着他,有些房屋的土坯墙已经开裂,墙根脚枯瘦单薄的老人一言不发地凝望着他。寒风瑟瑟,孩子们光着的脚皮肤皲裂,老人穿着单衣,颤颤巍巍。村里人介绍,“栽田种地赊化肥,年底赊米祭脾胃,娃娃上学赊学费,哭冷喊饿抹眼泪”就是这个土地贫瘠的山地村的写照。莫名的酸痛感堵住了他的胸口,他暗下决心,要为这里的困难群众做点什么。

从那以后,一到周末,杨广就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集旧东西,停下便问:“您家有没有不穿的衣服、不用的棉被?能给我吗?”大到一床旧棉被,小到一个空饼干盒,只要还能再利用的东西,他都来者不拒。有人以为他是废旧物品回收公司的员工,还有人以为他是往工地上卖旧货谋生的农民,没人知道,这个人居然是地税局的国家干部。

杨广的爱心物品收集赠送行动,一干就是24年。24年来,别人下班回家,休闲娱乐时,他行走街头,收集物品;每到节假日,别人阖家团聚、享受生活时,他单人独骑、长途跋涉,奔波在崇山峻岭之间。他翻越了无数个山头,进过200多个山村,跋涉8万多公里山路,骑坏了3辆摩托车,磨破了40多双登山鞋。他靠着摩托车拉和肩扛手提,硬是把50余吨衣物和生活用品搬到了贫困山区,送进了200多个山村、1000多家农户。4000多贫困村民得到过他的帮助,不少村民靠他的供给,多年来未再购置衣物,用省下来的钱购买种子化肥;不少孩子靠他提供的书籍和学习用具,实现了上学的梦想。

杨广这位多年来坚持上门收旧货的“怪人”、山路上崎岖跋涉不辞辛劳的“独行侠”、24年如一日义务收集赠送物品的“爱心大使”,用他的无私,带动了周围的许多人,用他的真诚,传递了人间最温暖的真情和爱心。他,被山里的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老友哥”。              张春源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