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闲暇时光,依旧习惯性地和老父亲一起清理书柜。一本发黄且属废纸再次利用制作而成的简陋小记事本再一次映入眼帘,多少年了,父亲始终珍藏着它,轻易不肯丢弃。于是,干脆放下手中的书籍,第一次非常认真地阅读起来。
一笔一画,透过老父亲当年潇洒又不失刚毅的钢笔字,30多年前的人和事鲜活而真实地再现:
某年某月某日,长子云红交学费,向村里的陈某某借钱30元。某年某月某日,路遇陈某某,已当面还清。某年某月某日,因小女生病,向大姐暂借100元。某年某月某日,到大姐家还钱,该款已结清。……
类似这样的借贷记录父亲都认真地记在了这本记事本上,从最早的记录时间看,这个记事本已跨越了近30年时光,本子里最后的一次借钱和还钱记录离现在也已10年。感叹之余,我好奇地问父亲:“这些钱早已还清了,这本子不用留了吧?”父亲的回答很有内涵:“是还清了,但还是留着吧,它至少能让你们几个兄妹知道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感激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一家子的人们。那个时候,他们把钱借给我时,连借条都没让我打啊。为了对得起人家的信任,再穷我也会在借钱后及时地记下来借款时间和原因,然后一点一点慢慢还,因为这都是别人的血汗钱,何况,只要老爸忘记还款,那就是失信于人家,那以后谁还愿意相信我们?帮助我们呢!”
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一语惊醒梦中人,记忆之泉奔涌而出:母亲曾受一位亲戚的嘱托,为她收存了一块百家锁玉佩,42年后,母亲当面把这块玉佩还给了这位亲戚的儿子;父母早亡的年轻父亲外出求学受挫被送回老家后,村里的一位阿奶给父亲煮了一碗荷包蛋,顺便将筷子和碗都留给了一无所有的父亲。从此,只要能帮、只要有能力,父亲一直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着这位阿奶,直到10多年前她去世……
一张纸,一行字;一块玉佩,一碗荷包蛋。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重要,只因它们所带来的一言一行已成为伴随父母一生一世的道德标准。虽然,这标准并没有被父亲写成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诚信做人、懂得感恩早已成为全家几代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习惯。
家风由此形成,犹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诠释着诚信做人、懂得感恩的家风便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而这正是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之所以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原因所在。
家风犹如一把尺子,度量的是一家子的一言一行,影响的是每个人的一生一世。真正的家风需要在体验中落地生根!
古语有云:“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尽管时光在流逝,但诚信精神依然是当今社会最闪亮的音符,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所以,诚信做人、懂得感恩不仅是我们这个普通白族家庭的家风,更是所有志存高远的大理人、中国人,一生必定坚持的近乎本能的日常行为习惯,一生必定追求的人生目标。充满积极意义的家风,就应该体现“大气明理、崇尚礼仪、诚信进取、德化和谐”的大理精神,也必定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传承家风,尽显一个白族普通家庭的精、气、神,是生命延续的最佳方式。这清白,这家风,一直在那里,无限延伸。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