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歌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彝族民间歌舞形式,又称“踏歌”、“跳歌”、“行歌”、“打跳”等,始于部落时代的祭祀、劳动与战争。据唐樊绰《蛮书》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可见在唐代以吹葫芦笙或吹树叶相引领队伍的行歌或踏歌,已在南诏民间广为流传。在大理市,打歌主要流行于太邑乡各彝族村寨,凤仪镇后山村、北塔中村、北塔里村,下关镇吊草村、大麦地村等。
每逢节日庆典和红白喜事,彝族山寨都要打歌。打歌多半在夜幕降临时进行,以熊熊燃烧的篝火为圆心,芦笙领舞,笛子伴奏。男女结伴,自然围成圆圈,边歌边舞。打歌调内容丰富,演唱时男子多用假嗓,女声则甜润悠扬而富有山歌气息;舞蹈动作简洁干净、节奏鲜明。
打歌是彝族群众最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民族民间传统歌舞。无论宗庙祭祀、节日庆典,亦或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都要进行打歌。打歌常常是通宵达旦,舞兴酣畅,男女放歌,齐聚一堂,蔚为壮观。彝族民间所流传的俗语:“听见打歌脚板痒,一打打到大天亮”、“打歌打到太阳出,一块豆腐两块肉”等等,正是对打歌最为形象的概括和反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引胡三省注云:“踏歌者,连手而为歌,踏地以为节。”该记载与今天大理彝族聚居地的打歌特征几乎是一致的。
大理彝族打歌从队伍排列形式上可分为圆心转圈式和行列行进式两大类。邻近巍山的太邑乡各彝族村寨盛行圆心转圈式打歌,以吹葫芦笙、吹笛子者或以熊熊燃烧的篝火为圆心,男女结伴,转圈而舞,踏地为节,连手而歌。下关镇吊草村、大麦地村,凤仪镇后山村和白塔中村、里村则盛行行列行进式打歌,以葫芦笙、笛子、长刀引领,男一队,女一队,两队并列交叉,横纵变化,踏地为节,行进而舞。
打歌以脚步动作为主,边打边唱,载歌载舞。打歌调内容丰富,唱词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为比喻,下支为叙事。男女一唱一和,一问一答。演唱时,男子多用假嗓,女声则甜润悠扬,富有山歌气息。舞蹈时,以吹奏的葫芦笙和笛子节奏为节拍,踏地击节,转身摆手而舞。舞步有12步和7步两种,配以拍手、扭脚、拍羊皮等动作。在彝族民间,通常将打歌的动作特征及优美舞姿形象而生动地比喻为“蜜蜂采花”、“苍蝇搓脚”、“母鸡蹲窝”、“阉鸡摆尾”、“斑鸠喝水”、“喜鹊登枝”等,反映出打歌这一歌舞形式的丰富多彩,以及彝族群众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彝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传统歌舞,打歌寄托和承载着彝族群众乐观质朴、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思想感情。
大理彝族打歌于2014年7月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由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提供)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