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8月26
星期二 第210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红木槿 女兵救援队 人生如采茶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红木槿

□ 作者 钱续坤 2014 年 08 月 26 日 星期二 阅读:23

在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的前提下,许多人会犯下望文生义或者断章取义的错误,对于木槿,我便是如此。在不知道这种木本植物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拥有如此好听的名字,这种花一定是比牡丹还要美丽,比茉莉还要娇妍的。而事实上,当《植物百科全书》的彩色图片艺术地呈现她的芳姿时,自以为博览群书的我,不仅哑然失笑了:这红木槿不就是咱父老乡亲经常唤作的碗爿花吗?

“碗爿花”的来历不得而知,如果牵强附会一点,我想肯定与她的形状有着一定的关联。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依然清晰地记得大人对小孩的警告:千万不要玩这种花,不然吃饭会不小心将碗打碎的!要知道,那时的一只碗还是比较贵重。碗掉到了地上,会碎成四五瓣,就如同扯落的木槿花瓣,再也拼不成完整的一朵。胆小的会因此吓得哇哇大哭,顽皮的则会撒开脚丫跑得无影无踪,否则家中的长辈肯定会折下一根木槿的枝条,在你的手上或者屁股上留下道道血痕,让你从此多长点记性。

“碗爿花”的称谓虽然是方言,比较俗气;可正是这种俗气,恰恰反衬了红木槿的雅趣———这种雅趣主要体现在她的花语上。众所周知,“纯洁”是百合的化身,“富贵”是牡丹的象征,“忠贞”是茶花的代言……这些花语现已基本形成共识,而将木槿借喻为“温柔的坚持”,这多少让人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有点匪夷所思:她是如何地温柔?又该怎样地坚持?

木槿在我们乡下是一种低贱的植物。说她低贱,是因为她与柳条、蒺藜一样,都不需要刻意地栽种,但她的生命力极其旺盛,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旁渠边、陌上垄下,处处都能看见她摇曳生姿的倩影。盛开的木槿花,仿佛一支支面朝天空的喇叭,那粉红色的花瓣,柔软如金丝绒;那嫩黄色的花柱,鲜亮似油菜花;而在花朵的背后,密布着一层细细的绒毛,那绒毛在阳光的透视下,熠熠闪烁着一圈淡淡的光晕,很容易让人感到一种迷离而艳丽的美。如果实在经受不住这美的诱惑,你不妨将木槿的枝条拨拉到自己的跟前,低头去轻嗅她的芬芳;一阵清风徐来,木槿清淡的香味会柔柔地钻进你的鼻孔,悠悠地滑过你的脏腑,让你感觉浑身被一种温柔的情愫,所包围,所弥漫,所贯穿,真是神清气爽,舒坦熨贴!难怪唐朝诗人戎昱都要写诗赞曰:“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得花开。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说到木槿的坚持,我惊诧于她的两大特色:一是花期很长,从夏初可以一直延续到秋末;二是朝开暮合,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木槿的花期与紫薇应该说不相上下,这在时间上的坚持,注定她在夏秋两季,都将是时令艳丽的使者;而朝开暮合,预示着她在意志上的坚持,不知要比其它花朵要强许多倍。因为一些花朵在凋谢之后,就不会再有机会绽开美丽的容颜,红木槿却迥然不同,她在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之后,依然会不遗余力地打开自己的心房,如清纯素婉的女子,美得蚀骨寂静,雅得冰清玉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木槿花不畏夏雨的狂泻,不恋秋雨的缠绵,她摒弃虚伪,远离忧伤,一如既往,静静地开;默默无闻,簌簌地落。即使落红遍地,也不黯然神伤;即使香消玉殒,也不颓败惆怅。这种安之若素的坚持,其实就是她心静如水的优秀品质!这种宠辱不惊的坚守,其实就是她淡泊坦然的崇高品德!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木槿花还有柔情的另一面,那就是她既可以入药,还可以食用。入药,对治疗烫伤的效果十分明显,其做法非常简单:摘下几朵盛开的木槿花,和上香油轻轻地捣烂,再将花泥小心地涂抹在伤处,要不了多长时间,那红肿很快便会自行消失。而在食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得将木槿花的萼片和花蕊择去,仅仅只留下那嫩嫩的花瓣,如果做汤,那是入口滑润,鲜美无比;最美味的做法当然还是油炸,不过在油炸之前,应该用和稀的面粉将其整个裹住,出锅之后的木槿花,金黄包着粉红,粉红映着金黄,嚼在口中脆脆的、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碗爿花,我不能不对你心生敬意;红木槿,我不得不对你另眼相看。是你的温柔,让我更加怀念故乡熟稔幸福的生活;是你的坚持,使我在今后时刻都会牢记:秉持是一种情怀,恪守是一种美德……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