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镇金河村河矣城自然村东临洱海,西邻寺里中和邑,南与河矣江江上村接壤,北与金圭寺自然村相连,曾经是一个垃圾遍地、污水到处排放的村庄。通过新农村建设,全村建起了排污管网,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建筑业为拳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为重点、餐饮服务业并举的新格局,实现华丽转身。
采访中,金河村党总支副书记赵化兴拿出了一本本新农村建设验收资料,一组河矣城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前后的对比照片吸引了记者。照片显示,实施新农村建设前,河矣城村垃圾到处堆放,污水遍地,许多村民的墙体斑驳,墙面上刷满了各种广告,凤眼洞的两个水塘里全是村民丢弃的垃圾;实施新农村建设后,河矣城村对凤眼洞进行整治,建起停车场,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对民居墙体进行彩绘,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村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沿村心主干道来到凤眼桥,只见一座修葺一新的石拱桥展现在眼前,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感觉。一路上,赵化兴指着路边的绿化带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排污沟,经常是臭气熏天,现在埋设了排污管道,上面建起了花坛,种上了各种植物。让赵化兴高兴的还有垃圾的收集清运。河矣城村现在聘请了两名保洁员,一名负责村庄保洁和绿化带管护,另一名负责将垃圾清运到喜洲垃圾中转站。实行垃圾定点堆放、专人清运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河矣城村是“绕三灵”圣地“仙都”所在地,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河矣城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四通八达十六有”的具体要求,念好“以旅活村”这本经,走好“以农业为基础,建筑业为拳头,‘绕三灵’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和龙湖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统筹城乡发展并举复合型发展”这条路,实施了凤眼水景工程、环村西路篮球场、生态停车场、村尾小湿地公园道路建设,树立了村头村尾名胜古迹标志石,修复了凤眼桥,对白族民居建筑风格进行整治。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河矣城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村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矣城村地处洱海西岸,与千亩龙湖湿地、洱海四大洲之一“海舌”相连,环海公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喜洲镇党委、政府更加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引进金河海舌旅游开发和千亩龙湖湿地建设项目,给河矣城村建成生态文化旅游村带来了契机,为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农家休闲餐饮服务等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河矣城村现代生态种养殖、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全村养殖奶牛350多头;蛋鸡规模养殖8户,蛋鸡存栏1.6万羽;乳制品加工6户;水产品加工3户,产值达300多万元;生态蔬菜大蒜种植1500亩;向外输出富余劳力600多人,年收入1200多万元;餐饮服务等产业正悄然兴起,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277元。
走在宽敞整洁的村道上,赵化兴告诉记者,河矣城村将围绕“建筑民族化、村容整洁化、产业生态化、管理民主化”的思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建设历史文化名村“仙都”河矣城。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成,河矣城村建设生态文化旅游村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记者 罗绍亮 摄影 杨 辉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